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鄂尔多斯市>

吴兆麟

[公元1882年-1942年]

吴兆麟为[公元1882年-1942年]

  吴兆麟(1882—1942),字畏三,湖北鄂城葛店岳陂人。十六岁投武昌新军工程营当兵,先后考入工程营随营学堂、工程专门学校学习。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加入革命团体日知会、翌年再考入参谋学堂,毕业后任第八镇工程营左队队官。辛亥武昌起义之夜,正当值楚望-械库,起义士兵推为临时总指挥,即部署指挥起义部队进攻湖广督署,占领武昌。湖北军政府成立,在参谋部部长,第一协统领,参加阳夏保卫战。南北议和时,出任民军战时总司令,筹划北伐。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大元帅府参谋总长。后调北京,授陆军中将,成为湖北将军团首要,并任首义同志会理事会主席。不久退出政治,致力于社会事业,曾督修樊口大堤等水利工程,捐资修建武昌首义公园。晚年潜心佛法。1938年日军侵占武汉,诱以高位,不为所动。病逝后,重庆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
  吴兆麟是黎元洪的学生,所以在起义群龙无首之际,他力主不要杀清军的协统黎元洪,反而动员参与起义的下级军官公推黎元洪为首任湖北大都督。
  吴兆麟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元勋之一,时任武昌起义新军的临时总指挥。他也是把黎元洪推上武昌起义领导人的主要人物。
  清朝晚期
  吴兆麟,字畏三,号宽元,谱名锡敏。鄂城(今鄂州市)葛店岳陂村吴家畈人。家业农,父亲以种菜为生。16岁入武昌工程营当兵,次年考取随营将校讲习所。1900年,考入工程营代表。1905年参加“日知会”,任该会干事及工程营代表。1906年在工程专门学校毕业后,以第一名考入湖北参谋学堂。他参加了1906年及1908年河南彰德、安徽太湖两次秋操,并手编各秋操纪事,还编著了《战术实施》、《参谋旅行》等兵术书籍,被印发各军参阅。1909年,以最优等生毕业于参谋学堂,仍回工程八营任左队队官。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爆发了大规模的新军起义。当首举义旗的工程八营士兵抢占楚望-械库后,发现自己的行列中并没有称职的指挥者。因为以孙中山为“共和”的湖北革命党人,虽然在新军中进行过多年的发动工作,但这一天却事起仓促,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主要领导人全不在起义现场,刘复基已牺牲,孙武被炸伤,刘公生病,蒋翊武在逃,刘英远在外县。处此关键时刻,群龙无首的起义士兵,公推在楚望台当值的左队队官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吴平时颇得军心,受任之初,以不得滥杀和服从命令两事相约法,随后作出一系列的军事部署,待炮队从中和门进城,以工程营为首,会同起义各标营士兵,于10日夜间向湖广总署发起攻击。经一夜激战,攻下督署,11日清晨,革命军占领武昌全城。
  当日中午,在咨议局召集联席会议,商讨组织军政府,起义者自认声望不足服从,欲推原协统黎元洪为都督,黎不允,后经吴兆麟以总指挥身份提议公举黎为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参长。
  军政府成立,吴兆麟任谋略处谋略,第一协统领、参谋部副部长、部长。黄兴来鄂后,吴兆麟陪同到汉阳、汉口布防,帮助办理军中一切事宜。汉阳失守,黄兴去沪,战时总司令职先由蒋诩武代理。蒋、吴共筹武昌防守事宜,不久,黎元洪潜走葛店,武昌危城,全靠吴兆麟支撑,战时总司令一职,遂由吴一人担任。
  12月17日,黎元洪被举为大元帅,任命吴兆麟为鄂军参谋总长兼第五镇统制。
  民国期间
  民国成立,1912年元月9日,吴兆麟任北伐第一军总司令,元月13日,吴兆麟任鄂军参谋总长。后调北京。1912年9月北京政府授吴陆军上将,勋二位,又颁授大绶嘉禾章,文虎章,一度任北京将军府将军。目睹北京政府之所为,袁丗凯野心勃勃,黎元洪不足有为,对党人也丧失信心,遂退出政坛,解甲归田。后从事社会公益事业,1922年,督修樊口大堤,建民信、民生二闸,开辟月河,筑王唐黄堤等水利工程,风餐露宿,不辞劳苦,三年时间,使工程告竣,变水害为水利。
  1922年吴兆麟被公举为“武昌辛亥首义同志会理事会”主席,并倡修武昌首义公园。晚年失望于国事,与日知会旧友张纯一等皈依佛法,倡“治即国治”、“心安即国安”之说。
  抗战期间
  抗日战争时期,武汉沦陷,吴兆麟因素患哮喘,困居武汉读经自遣。日本侵略者知其素著声望,诱以出任伪军总司令,伪湖北省政府首席参议,均遭吴拒绝。日人无奈,将其软禁。吴兆麟面对山河破碎,国难当头,心情悲愤难抑,哮喘病加剧,于1942年10月17日饮恨而逝。重庆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并予公葬。
  个人作品
  遗著有《太湖秋操纪实》、《战术实施》、《辛亥武昌革命工程第八营首义始未记》及起义时期文电底稿和日记多种。
  葛店镇   鄂州市华容区辖镇。1949年设葛店乡,1957年建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析建葛店镇、葛店乡,1986年合并为镇。位于区境西北部,长江南岸,距区府9公里。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4.7万。316国道、武九铁路横穿境内。辖彭湾、上街、三王、涂湾、庙湾、熊湾、黄矶、白浒镇、邓平、张铁、姚湖、陈范、岳陂、田岭、罗庄、秋千、秀海、太武、东岭19个村委会和正街、…… 详细++
  
同年(公元188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