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市> 顺河回族人物

武玉润

[公元1860年-1932年]

武玉润为[公元1860年-1932年]

  武玉润(1860.7.29~1932.8.21)字德卿,清祥符县(今开封市)人。其父名绍岳,字觐候,经营商业,开设有钧恒觐鞋帽店,钧恒德、钧恒文汴绸庄,恒裕同鞋店。武玉润于光绪四年(1878)补博士弟子。光绪十一年(1885)中举人。光绪十三年任河南省南阳县教谕。光绪十五年中二甲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官刑部主事,补授提牢厅主事,三迁为浙江司郎中,在刑部任职近15年。光绪三十年(1904)以京察一等,简授山东济南府遗缺知府,署兖州府知府,十一月补沂州府知府。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至十一月,山东省师范学堂监督事(校长),同年底,山东农林学堂总稽查(校长)。光绪三十三年(1907)下半年,丁生母陈氏忧归故里。光绪三十四年(1908)四月简授江西吉安府知府。宣统元年(1909)十月(一说为七月)调南昌府知府,在任候补道台,授资政大夫(正二品衔),赏戴花翎。武玉润为官廉洁奉公。任南阳县教谕时,爱学生如子弟,在刑部任职时执法公平,在山东、江西任职时关心百姓疾苦、苛捐杂税少,政简民安。宣统三年(1911)九月归故里,归乡后两袖清风。
  1917年1月~1922年1月,武玉润任河南图书馆馆长。当时图书馆内有司书2人,庶务兼会计1人;有藏书室、阅览室、金石陈列室、标本陈列室,对外公开阅览。据1917年统计,馆内藏书3360多种,100451卷,计经部15类,史部16类,子部15类,集部3类,丛书部2类,时务部17类。河南图书馆自清朝宣统元年(1909)二月八日建馆以来,一直使用的是"四库全书总目"分类法,即四部分类法编制目录。
  1920年,馆内藏书增至4340多种,138467卷,另置通俗图书590多部。同年,位于旧文庙内的"平民图书馆"亦并入省图书馆。武玉润见图书日增,旧分类法已不适应新的形势,他受西方新文化的影响,于是想方设法,寻求一个更恰当的编目法,以利保存、查找和借阅。他致函北京图书馆及其他省图书馆取经,亦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请教。经过一番考察比较,最后决定采用杜威10进分类法改编卡片目录。由于建馆以来,馆址4迁,馆长8易,书来多门,编法各异,并且书籍、刊物及目录的缺漏、遗失及错讹较多。于是他将这些旧书报杂志及目录加以增补、购买、抄录和订正。
  1920~1921年,武玉润率领本馆人员及邀请来的几名友人,开始并完成了用杜威10进分类法改编卡片目录的工作。从此,河南图书馆从中国沿用二千余年的四部分类法编目里解脱出来,步入新时代的行列,促进了河南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武玉润主持省图书馆期间,除开展借阅外,阅览室、金石陈列室、标本陈列室实行对外开放,还开展解答问题、代为查找资料等为读者服务的工作。当时,河南省及开封市的许多知识界人士,尤其是青年人,均视图书馆为第二课堂,许多人终日在馆中阅读写作。武玉润在馆内人员少、设施不足、资金困难的条件下,将河南图书馆实际办成了"平民教育馆",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
  1922年1月,武玉润离任。此后他闭门谢客,优游林下。因喜爱书法、收藏,常与郦禾农、邹少和等书画、金石名家及 杨捷三过从。他一生勤奋好学,手不释卷,虽藏书万卷,但还常去亲友处及图书馆借阅。他性情豪爽大方,热情好客,对青年人更是谆谆教诲。
  1932年8月21日武玉润因痢疾在开封裴公场胡同寓所病逝。
相关院校:

河南大学

  同年(公元1860年)出生的名人:
陈永祥 (1860~1938) 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
朱棨 (1860~1946) 江苏省淮安涟水县
崔聘臣 (1860~1943) 江苏省南通海门
沈伯溥 (1860~1940) 江苏省扬州
裴义理 (1860~1935) 美洲美国
+ 更多公元186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
谷迁乔 (1902~1932)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
马沛毅 (1906~1932)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
周趾麟 (1911~1932) 上海市崇明
丁香 (1910~1932) 江苏省苏州
王玉如 (1906~1932) 江苏省常州武进
符恼武 (1903~1932) 江苏省镇江京口区
+ 更多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