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岳阳市> 华容人物

杨岳彬

[公元1908年-1949年]

杨岳彬为[公元1908年-1949年]

  杨岳彬 (1908-1949) 湖南华容人。
  革命时期
  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搞农运,曾任中共华容县委常委兼县总工会主席。1927年“马日事变”后,随同蔡协民、何长工一道到武汉找党,由党组织派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卫团担任连指导员。后随部队参加了湘赣边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后曾任红四军31团3营-表(在他之前3营营长是张子清、-表何长工)、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宣传科科长、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古田会议时他是 ,当选前委候补委员。会议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朱德、林彪、伍中豪、谭震林、宋裕和、田桂祥等11人为委员。杨岳彬、熊寿祺、-等3人为候补委员的新的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前委书记。1930年8月成立红一方面军,即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动员科科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邮电总局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第四局局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动员武装部部长。1933年9月被撤职。
  内战时期
  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杨岳彬身负重伤,得不到有效的救治。中共在撤退转移时把杨岳彬留下,其实,身体上的伤痛他还真没在乎过,但遭人遗弃,这心灵上的伤痛杨岳彬却难以承受。后来杨岳彬和项英、陈毅、邓子恢一道转移到油山,又遭国民党军埋伏,部队损失惨重,杨岳彬等躲藏在荆棘丛中二十多天,过着非人的生活,饥饿、寒冷、恐惧、无不向他袭来,而中央红军竟一去不返,他们主动与中央红军联系,对方连联络密码更换了也不通知一声,完全视杨岳彬等为弃儿。这样,杨岳彬的最后一道防线崩溃了,于是离开同志们私自下山,随即被俘。被俘后向士兵们一打听,原来围剿的国军最高长官竟是杨岳彬熟悉的余汉谋将军,于是杨1934年底叛变投敌。后担任过国民党《闽西日报》社社长,卖力地进行-宣传。
  最为蒋介石不屑的人便是象杨岳彬这种不贞不洁,蛇鼠两端的人,但出于政治的需要,又有爱将余汉谋的保荐,况且这位叛将也确实才华出众,于是在抗战期间,给了杨岳彬河南桐柏县县长的职务。到任后的杨岳彬,思想曾一度极其矛盾,因为他深知像他这种人的最终下场将会是怎样。当初离开革命队伍,他自认情非得已,于今倒好,共产党骂他是叛徒,而国民党又不信任他,甚至不耻于他,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于是,欲罢不能的他终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抱着抗日救亡、效忠-的双重心里,杨岳彬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政务之中,本有经帮济世之材的他,要治理好一个小县邑那还不是易于小烹,不久桐柏县的面貌便起了巨大的变化,被评为全国的模范县,当县长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模范县长。
  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杨岳彬回湖南华容探亲,明媒正娶了华容名门闺秀刘东秀为妻,并把新娶的夫人带到了桐柏,到桐柏后,新夫人发现丈夫在桐柏已有妻室。于是经常与丈夫,与大太太吵闹,弄得杨岳彬颜面尽失。出于女人维权的本能,当年当过兵,扛过 ,从中共江西苏区一同叛变投敌的大夫人军人气概毕现,一气之下便将这位刘夫人给秘密处死了。这下可为杨岳彬埋下了祸根,刘家兄妹五人,三个兄长均是黄埔军校出身的国民党将军(国民党第二十八军五十二师一五五团上校团长刘亚东、国民党第十一兵团中将副总司令刘召东、新疆省警务处副处长兼迪化市 局长刘汉东),几年后,兄弟们得知妹妹已冤死它乡,于是一纸诉状告到南京陈诚学长处,陈诚转呈蒋介石,这位蒋校长最念师生之谊,遂责令河南方面拿人,省府里有杨岳彬的朋友提早把消息捅给了他,要他远走高飞,但他一想,蒋介石一国之主应该不至于因这么一点家庭纠纷拿他开刀,也就没有在意。又过半年,南京方面再次派人督办,杨岳彬才知大势不妙,立即将夫人转移。1949年,杨岳彬即被蒋介石以“勘乱不力”的罪名处死。 经历历史事件:

古田会议 红四军前委候补委员 (公元1929年)
秋收起义 (公元1927年)
相关院校:
黄埔军校

同年(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