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宝鸡市> 陈仓人物

杨秉坤

[公元1914年-1972年]

杨秉坤为[公元1914年-1972年]

  杨秉坤(1914—1972)
   宝鸡县陵原乡宝陵村人,中共党员,县人民代表,陕西省劳动模范。
   杨秉坤勤劳秉公,是庄稼行的好把式,人称“背死牛”。1951年秋,带头与四户贫雇农组成宝鸡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在头年夏收运麦中,一社员不慎将秉坤价值600多元枣红马落崖摔死,顿时组内人心惶惶。秉坤公而忘私,沿门说服组员,当即抓紧脱粒自家的小麦卖给国家,又买回一头轻口骡子供互助组使用。安定了人心,巩固了这个初建的互助组,该组当年夏粮产量高出当地30—50%。是年秋粮食又获丰收,互助组由4户发展到7户。1953年,与其他两个组合并为互助联组,继而又发展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选他为社主任。时社里家底薄,社员生活困难。秉坤为使大家富裕起来,他把自家十多亩芦苇收入款无偿投入,组织社员搞起加工麻绳的副业。开始只有七、八名绳匠参加,相继培养发展为六、七十人,并与市供销社、外贸单位订立包购包销合同。每年拧绳5—6万斤,收入达4000多元,人均分红200多元,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又改善了社员生活。1960年以3万多元的拧绳收入从宝鸡市给本村架起了高压线,社员有了电磨子,户户用上了电灯。宝陵村多沟壑,为了绿化荒坡,他带领社员植树造林,从外地购回1万多株树苗,育苗10多亩,经过几年经营,使荒坡披上了绿装,秉坤成为绿化宝陵的开拓人之一。为发展集体生产,实现共同富裕,秉坤一心为公,很少考虑个人私事。长子患了小儿麻痹症,他无暇照管;次子一次夏收中发高烧病危,只嘱咐其妻送医院诊治,自己坚守岗位领导群众抢收。平时对待贫苦社员既登门看望,又借钱借物,进行资助。社员称他为“社会主义的好带头人”。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