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辽宁省> 本溪市> 本溪人物

沈曙东

[公元1899年-1971年]

沈曙东为[公元1899年-1971年]

  沈曙东(又作淑东),原名沈玉春,字方寅,曾用笔名方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生于本溪县南甸子才窑沟。
  沈曙东祖籍辽宁岫岩县,满族。先祖为清皇族远亲,因遭贬黜,没落为平民,无固定姓氏,至其曾祖始以沈为姓。 其曾祖到才窑沟定居务农,占有少量土地。其祖父亦务农。其父沈富林经商不利,多有亏欠。其母王氏生沈先生兄弟2人,其二弟长成后学糕点匠手艺,因生计迁居外省。沈母亡后,父娶继母,生其三弟沈玉棋后,将先生与二弟逐出家门。兄弟2人时年尚幼,只得寄食于亲属。
  沈曙东幼时聪慧,入塾读书过目成诵,后入碱厂第一高等小学就读,毕业后考入本溪县简易师范,读书一年半即回碱厂任教。沈先生在碱厂任教十余年,执教有方,循循善诱,教学质量颇高。其学生升学会考时,多名列前茅。1936年,沈曙东升任牛心台学校校长。沈曙东为提高教学质量,手不释卷,废寝忘食。遍览经史百家,酷爱《昭明文选》及《古文辞类纂》等典藉,喜爱唐诗、宋词、元曲,对诗韵词牌曲调的研究很深,擅长写诗填词。他的诗词清新幽雅,以写山水田园者居多。诗中有“新雏拭绿苔”之句,另如“得意去年霜后叶,也随蛱蝶舞风前”意境深邃,极富形象思维,著有《曙东诗存》及《我的一生》等手稿。
  1928年,本溪县拟编写县志,委沈曙东为特聘委员,调离本职,专务修志事宜。1936年他再度应聘编修县志,经两月,修改成稿。
  1945年,沈曙东应其学生刘广英(时为国民党政府接收大员,驻沈阳)之请,受聘为私人秘书。1948年,刘广英由沈阳调南京任-,沈曙东亦随往;因看到国民党官场腐败,内外交困,民怨沸腾,便离开了刘广英。沈曙东在南京时曾游览金陵名胜,抒发怀古幽情,写了不少借景抒怀的诗词,后倦游还乡。沈曙东随刘广英当秘书时,刘广英以接收大员身份兼任东北长官部少将高参,红极一时。刘广英父亲死时, 别人题挽多为奉承溢美之词,沈曙东则挥笔写了“仍是青山一土丘”之句,可见其正直秉性。
  全国解放后,沈曙东回家乡才窑沟务农。他的学生金明对他常有资助,不时招请宴饮。1959年应县-部之请,沈曙东开始写《追忆本溪县志》。当时沈曙东虽已年迈,但凭着他的记忆,日以继夜地书写,至196O年2月成稿,存入县档案馆。
  沈曙东晚年住在碱厂赵家堡村其婿谢成山家。沈曙东夫妇生有2子1女。2子死于战乱。1女即谢之妻,早年亡故。其婿怜二老年迈接来膳养。不久沈曙东老妻先亡。哀叹之余,他惟有寄情凭吊于衍水(今太子河)。乡人常见他背篓执竿,在太子河畔垂钓。
  1971年,沈曙东病故,终年72岁。
同年(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