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上海> 浦东新区人物

徐黎

[公元1921年-1945年]

徐黎为[公元1921年-1945年]

  徐黎(1921-1945)
  原名申其琛,本县六灶申家宅人。父亲是教风1934年,其琛读完中学,到海宁峡石镇的协新泰煤油店当学徒。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回到家乡,怀着“为报国报民,死在战场上才是英雄好汉”的志向,决心参加抗日部队。1938年9月,在延安参加抗大学习的长兄给他来信,要他去陕北参加革命。他在未婚妻赵一英的支持下,绕道温州、丽水、南昌,至汉口,找到八路军办事处,办事处介绍他到西安,然后,步行到延安,进入抗大第二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他在太行山区工作了一段时间,不久到新四军第四师当文化教员。1940年7月,在盐城抗大四分校政治部工作。1942年10月,赵一英来到苏北,他俩结了婚。1943年底奉命和爱人回到浦东,并改名徐黎。起初在淞沪支队当文化教员。1944年春调至新四军淞沪支队六中队任指导员兼中队长。六中队在徐黎领导下,队伍迅速扩大,不到半年,发展到80多人,下辖三个排。这支部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在北蔡立达村、横沔朱家圈和坦直桥等历次战斗中,都打得很出色。
  1945年8月14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浦东伪军600多人拒不向游击队投降,由顾桂秋率领结集在李家桥,企图另找靠山,游击队决定围歼这支顽固的伪军。8月18日,围歼战斗开始,徐黎的“新六中队”担任攻打司令部的重任。凌晨2时,徐黎率队解除了 敌人的武装后,开始攻打司令部,敌人龟缩在炮楼里顽抗,徐黎率几个战士越过柴垛,接近桥头,刚要冲上去,不幸被机 击中大腿,跌倒在地。这时排长赶上来,他咬咬牙说:“我不要紧,快去解决炮楼里的敌人。”没过多久,顾桂秋一伙在强大的火力攻击下,终于扯出白布衫投降。这次李家桥战斗总共消灭敌人6个连,缴获大批武器,仅机关 就有16挺。可徐黎终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时年25岁。
同年(公元192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