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焦作市> 温县人物

王梦奎

王梦奎为

  王梦奎1938年4月生,男,汉族,温县招贤乡安乐寨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十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王梦奎自幼家境贫苦,寄居大尚村外祖父家,在那里度过童年时代并受到小学四年级教育。1950~1951年,在招贤完全小学学习。1952~1958年,先后在沁阳师范初中部和沁阳第一中学高中学习。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先后供职于《红旗》杂志部和第一机械工业部。1979年2月~1987年9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研究室和中共中央-研究室工作,任研究员、经济组副组长。1987年9月~1990年7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1990年7月~1998年3月,先后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98年3月起,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梦奎1956年在沁阳第一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97年,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员。
  王梦奎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以及多次中央全会决议和其他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在担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和主任期间,参加或者主持国务院每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还参加过一些重要文献的工作。
  王梦奎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著述涉猎领域广泛。主要著作有:《论反对官僚主义》(1980年,合著)、《我国经济建设中的若干原则问题》(1981年,合著)、《农村经济概说》(1982年,合著)、《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研究》(1983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84年)、《论厂长负责制》(1986年)、《王梦奎选集》(1987年初版,1989年增订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1988年)、《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对策》(1989年)、《谈书说文》(1992年)、《中国经济的回顾和展望》(1997年)、《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1997年)、《翠微居杂笔》(1997年)、《在经济转折中》(2000年)、《前言后语》(2000年)等。出版有《怎样写文章》等。主编有《中国经济年鉴》和《博士短论文丛》等。
  王梦奎在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有广泛的国际交往。2000年以来,主持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和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王梦奎身居高位,处于中央智囊团之关键职位。而20世纪末,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王梦奎以其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对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王梦奎乡里情重,热心家乡事业,奖掖后学不遗余力。他为沁阳一中校志作序,说:"回首往事,在几十年的社会动荡和变革中,我能够坚守正道,尽自已所能为国家做了一点事,同在沁阳一中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序末写诗祝贺母校-:"沁水苍茫出太行,覃怀文教惠流长。三年沐泽承甘露,千里吟歌作颂章。老去无端温旧梦,闲来有绪望家乡。春风和煦无穷意,佳树新株自成行。"为温县一中题词"困知勉行"激励学子。沁阳师范80周年校庆,他撰文庆贺,并赠七律一首:"三朝兴废几沧桑,桃李春风惠泽长。报国但凭三寸笔,怀师总系九回肠。每从昨日思今日,却把他乡作故乡。何当同为归去赋,三千弟子咏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