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人物

王东方

[公元1917年-1945年]

王东方为[公元1917年-1945年]

   王东方(1917—1945),原名王桂爱,参加革命后三改其名:王东方、王栋、黄晓云。大路乡王巷村人。天资颖悟,孜孜勤学,读小学时为进步教师王洞若所赏识。16岁时因生活困难,其父要他去金坛城内学徒,王洞若则暗中将其带到上海,介绍在陶行知创办的“山海工学团”做小先生。民国22年(1933)初,陶创建“晨更工学团”,调王东方任教。该校为“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领导下的“中国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活动之地。是年夏,王参加了共青团。冬,晨更工学团团长徐明清被国民党当局注意,经党组织同意推荐王继任团长。王接任后与“山海工学团’’第二任团长张劲夫过从甚密,而益勤于团务,晨更工学团深受沪郊农民欢迎,声誉日隆。民国23年2月,突遭国民党当局查封,王及陈企霞、袁超俊、柴川若等5人被捕,经陶行知等营救获释。出狱后创办兆丰流通图书馆,开展群众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二·九”运动后,“山海工学团”建立党团秘密组织,王东方任第一任党团书记,还先后任国难教育社沪东分团、沪西分团党支部书记。民国26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王及其他同志领导“山海工学团”师生员工,为难民及前线作战部队服务,出生入死,昼夜不息。9月底,参加第四路军六十六军战地服务团,任通讯联络员,并随之撤至武汉,中共长江局湖北省委任王为纱厂委员会组织部长、武汉市武昌区区委委员,在保卫大武汉战斗中作出了贡献。武汉失守后,调沙市工作。民国28年10月,任鄂西七区特委组织部长,分管恩施、建始、巴山、娣归、兴山、宜昌等县党的工作。为鄂西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鄂西特委遭破坏后,情况危急,王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及时通知各县党组织转移,使大批革命同志幸免于难。南方局组织部副部长钱瑛充分肯定其在关键时刻所进行的撤退转移工作,并派其日夜兼程再赴鄂西,转移更多的党员。民国31年初,调任中共川康特委委员,负责成都至西康雅安、洪雅一带党的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南方局通知其去成都商讨工作。王所乘汽车于成都南门外八里桥不幸翻车牺牲。安葬于八里桥南堍,川康特委书记王致中为之立碑,以资纪念。1956年7月16日,张劲夫对他作了很高的评价:“……东方是我党的一名好党员、好战士、好同志,与他一起工作的同志对他相当尊敬,他的牺牲是我党的损失,他留给同志们的好行为,是人们不能忘记的……他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在同志们心中一直长存。”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