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上海> 浦东新区人物

王文舟

[公元1929年-1985年]

王文舟为[公元1929年-1985年]

  王文舟(1929-1985)
  本县泥城人。植棉能手,一级农业技术员。童年时代,家境贫寒,只读了3年书,10岁就随父母参加农业劳动。新中国成立后,带头参加互助组。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干农活,不仅吃苦耐劳,而且有钻研精神,当地人说:“人家种田用力气,文舟种田还喜欢动脑筋。”当时泥城地区习惯种植小棉,解放后,推广种植改良棉,他常到田头去观察,摸索改良棉的生长规律。人们常常见到他在棉花田里转圈子,有时老半天站在一个地方发愣。解放初,本地种棉不施肥,怕棉枝疯长,影响结铃子。但是有一次,他发现在设过牛车棚的地方,棉花长势旺盛,最终在收成时,这块地方产量也比别的地方高。为了证实施肥好还是不施肥好的定论,他在互助组里搞起了对比试验,结论是施过肥的棉花产量要高得多。1957年,他担任泥城人民三队生产队长期间,这个队成为全县第一个棉花超百斤的生产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王文舟不断探索棉花的生育生长规律,在县农业局科技人员的帮助下,总结出了棉花“三促三控争三桃”和“三黑三黄”的高产经验,对全县棉花高产起了很大作用,使本县成为全国较著名的重点产棉县之一。1972年,他担任市农科院委员会委员,次年,调入南汇农业科学研究所担任副所长。1975年,作为“植棉专家”,到柬埔寨试种“两季”(旱季、雨季)高产棉花,皮棉亩产达200余斤,获得很大成功。回国后,1978年任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等同志接见。1982年,重新回到泥城乡担任泥城乡农业科技站站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曾多次荣获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同年(公元192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