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濮阳市> 濮阳人物

王伟民

[公元1918年-1941年]

王伟民为[公元1918年-1941年]

  王伟民(1918年~1941年) 原名王金声,濮阳县城内东新街人。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1933年考入大名第七师范。在校读书时,王伟民先后受到中共地下党员刘宴春、晁哲甫的教育和帮助,参加了党的 组织读书会、反帝大同盟,积极参加--,宣传抗日救国。1935年,王伟民由晁哲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伟民离校返回濮阳县。为扩大抗日救亡力量,王伟民在濮阳七宝寨、大韩等村,积极组织青年学生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并在群众中组织"抗日救国同盟军"。此后,经党组织推荐,王伟民去山西晋城抗日大学分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冀鲁豫边区独立大队任政治部主任。1938年,日军侵入濮阳,王伟民带领独立大队,与日军展开迂回战,在游击中打击敌人。
   1940年,独立大队改编为冀鲁豫边区某部三旅八团,吴大明任团长,王伟民任政治委员。是年,国民党军石友三部,从冀中南撤窜至濮阳县城南庆祖一带。王伟民亲率部队进行截击。匪首杨发贤率部窜至两门集骚扰时,王伟民又率领战士将其包围。杨匪部几次突围均未逃脱,全部被缴械。
   1941年冬季,为了发动群众扩大地方武装,王伟民与县长王卓云在濮阳县子岸乡河沟村,召开群众动员大会,被日本侵略军包围。为了掩护群众,王伟民身先士卒跳人壕沟阻击敌人,不幸受伤倒在血泊中。待敌走后,群众奔来抢救,日军望见群众聚拢,第二次返回进行 杀。王伟民不幸又身中数弹,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时年23岁。
   当时,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王伟民勇士,抗日民主政府将子岸一带命名为"伟民区"。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