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宝鸡市> 岐山人物

王天民

[公元1914年-1972年]

王天民为[公元1914年-1972年]

  王天民(1914—1972)
   又名天贵,字子纯,岐山县人。民国13年(1924)入西安易俗社学艺,初习小生,旋习花旦,专工闺阁。民国15年(1926)春首次登台,主演《柜中缘》,技惊满座。尔后,在《螟蛉案》、《复汉图》、《人月圆》、《蝴蝶杯》、《夺锦楼》、《颐和园》、《少华山》、《黛玉葬花》、《盗虎符》等剧目中扮演主角,技艺日臻娴熟。民国21年(1932)元月,西安《新秦日报》举办秦腔演员评比,他名列榜首,秦腔正宗李正敏屈居第二。同年及次年,又两度随易俗社在北平、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演出,被观众誉为“天香院主”、“西京梅兰芳”。他在西安近30年,演出剧目广博,扮演的人物,或端庄持重,雍容雅致,或轻盈飘浮,娇巧玲珑,或气壮山河,威武凛然,或工雕细腻,悱恻缠绵,各具特色,无不见好。他的唱腔珠圆玉润,行腔自如若鹂声谷鸣,裂帛清脆。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专门为其灌制了唱片。
   他为人善良,扶危济困,尤重操守。民国27年(1938),刚从北平为宋哲元部抗日将士慰劳演出归来,又在西安演出《山河破碎》、《还我河山》、《颐和园》等借古喻今的抗敌爱国戏,激发人们的抗日之情。其间,丁玲带西北战地服务团来西安编演宣传抗日救亡新剧,王天民积极协助传授秦腔技艺。西安解放初,王天民为贺龙、王维舟、贾拓夫及进城解放军官兵献演了《吕四娘》。1952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担任评奖委员和梅兰芳、周信芳一并荣获荣誉奖。其代表剧目之一《入洞房》被制成电影拷贝,许多优秀剧目录了音。1953年又偕同马健翎、杨公愚等受西北文化部委派,参加全国戏曲改革座谈会。1961年曾被-接到北京,请名医为其治病。“文革”前虽疾病缠身,仍为戏曲界做示范演出,对青年演员身传口授,教练不辍。曾历任西北文协和西安文联委员、西安市人民代表、陕西省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文革”中备受破孩,饮恨而去。1978年平反昭雪。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