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申舟

[汉][?-前595年]

申舟为[汉][?-前595年]

  申舟(?—前595年),中国春秋时期楚国大夫。芈姓,申氏,名无畏,字子舟。又称文之无畏或文无畏。或谓楚文王之后,文氏,食邑在申,故称申舟。 前617年,陈共公和郑穆公在息地会见楚穆王。冬季,他们和蔡庄侯一起领兵驻扎在厥貉,准备攻打宋国。宋国司寇华御事亲自迎接楚穆王,慰劳楚军,表示服从。之后楚穆王与宋昭公、郑穆公田猎于孟诸,申舟为左司马,宋昭公率领右边圆阵,郑穆公率领左边圆阵,下令早晨在车上装载取火工具出发。宋昭公未按规定携带取火工具,申舟认为有违司马之命,当即笞击宋公之仆(御戎),并遍示全军。有人责其不应羞辱国君,申舟声称:“我按照司马的职责办事,有什么强横?《诗经》说:‘刚强的东西不吐掉,柔软的东西不吞掉’,又说‘不要放纵狡诈的人,以使放荡的行为得到检点。’这都是在说不避强横。我不敢爱惜生命而放弃职守。”。
  前595年,楚庄王派遣申舟出使齐国聘问,要求他不要向宋国借路;同时派公子冯到晋国聘问,也不许他向郑国借路,以此向宋、郑两国挑衅。申舟因孟诸之事时得罪于宋国,自料过宋境而不假道必死无疑,他对楚庄王说:“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郑国明白,宋国糊涂。去晋国的使者没有危险,我却死定了。)”楚庄王则表示如果宋国杀了申舟,就为出兵攻打宋国为其报仇。申舟把儿子申犀引见给楚庄王后离国出使,到达宋国后宋国人不让他继续前进。宋昭公的正卿右师华元认为申舟经过宋国却不请求借路,是把宋国当做楚国边境内的县,如同把宋国当做被灭亡之国;杀了楚国使者必定会遭到楚国攻击,也同样是被灭亡,两者没什么区别。于是就在扬梁之堤杀了申舟。
  楚庄王听说申舟死讯后,投袂而起,随从赶到前院才送上鞋子,追到寝宫门外才送上佩剑,追到蒲胥街市才让楚庄王登上马车, 立即于这年秋季九月兴师伐宋,引发了楚围宋商丘之战。晋国因三年之前在邲之战吃了败仗,不敢救援宋国,宋国被逼到互相交换儿子吃,拆开尸骨烧来做饭都不肯屈服。 次年五月,楚军准备撤退,申犀在楚庄王马前叩头说:“我的父亲无畏知道必死也不敢废弃君王的命令,君王却食言了。”楚庄王不能回答,后来楚庄王采纳了申叔时的围城办法,宋国无奈屈服。
相关成语:

【鞭长莫及】
相关人物:
伯宗 (?~前576)
申舟 (?~前595)
华元 (?~前573)
楚庄王熊侣 (前613~前591) 春秋五霸,楚国国君
晋景公 (?~前581) 赵氏孤儿案

同年(59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