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菏泽市> 曹县人物

孙继先

[公元1911年-19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孙继先为[公元1911年-19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孙继先
  孙继先(1911—1990),山东省曹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土地革命时期
  1932年8月,任红二十二军六十四师连长,之后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四次反“围剿”斗争。1933年11月,入红军学校学习,半年结业后,任江西模范师二团、三团三营营长。1934年10月,长征开始,调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先遣团)一营营长,率部参加了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巧渡金沙江等战斗。在安顺场,他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夺取并控制了渡口阵地,掩护后续部队渡过大渡河。1935年10月任陕甘支队一大队连长,11月,相继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作战,调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参谋长,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
  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参谋长,1938年1月任一二九师挺进队队长,3月改为津浦支队,担任津浦支队支队长,后来担任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支队长,参加了常生口、黄底崖等战斗。1939年5月,日伪军5000余人分9路向一一五师驻地泰西陆房合围“扫荡”。1940年8月起,孙调任第二旅旅长,教导第一旅旅长,率部挺进鲁南,在沂蒙山区极端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多次粉碎日伪军的“合围”、“扫荡”。1943年7月,调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山东抗大分校)副校长。次年5月任鲁中军区三分区司令员,9月,他指挥部队进行葛庄战斗,打死日军300余人、伪军500余人,生俘日军20人,伪军360余人,缴获两门炮及0弹药一宗。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这一胜利消息。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6月,孙调任山东省野战军(山东军区)第四师师长,率部参加了莱芜战役。1947年4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副司令员,5月奉命率部从孟良崮东侧秘密插入敌纵深,割裂了敌74师与其友邻83师的联系,完成了对敌74师的包围。经激战2日,全歼敌74师32000余人。其后又相继参加了泰安、沙土集、洛阳、开封等战役。是年底,孙任第三纵队代司令员。1948年9月,第三纵队奉命北上,参加济南战役,毙伤敌2400多人,俘1200多人。10月下旬,孙继先统一指挥两广纵队和冀鲁豫独立一、三旅,担任佯攻任务。11月,淮海战役全面展开,孙率部向邱清泉兵团发起攻击,阻止其向东增援,保证了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当徐州之敌杜聿明集团30余万人向萧县、永城逃窜之际,他奉命参加追击围歼战斗,终将敌歼灭于陈官庄地区;此战,共歼灭和俘虏敌军3万余人。1949年1月,孙任第三野战军22军军长。4月,率军胜利完成渡江作战,并一举解放了舟山群岛。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11月,孙任七兵团兼浙江军区参谋长。1951年1月,入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兼任该系副主任。1953年留任高级系主任。军事学院战役系副主任,1955年9月,孙被授予中将军衔,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9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兵团副司令员。1958年10月回国后,率部开赴大西北,1962年5月,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长。1970年5月,调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75年8月改任济南军区顾问,1982年6月离休,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1990年4月病逝。 经历历史事件:
渡江战役 (公元1949年)
豫东战役 (公元1948年)
淮海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四渡赤水 (公元1935年)

同年(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