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兴宁人物

罗肃容

[公元1913年-1982年]

罗肃容为[公元1913年-1982年]

  罗肃容(1913~1982.5),字潜奋,广东省兴宁县人。出生于华侨工商业家庭,其父早年到南洋经商,其母古氏亦于他3岁时离家去南洋,他随祖母相依为命。幼年读私塾,后入新学堂学习。临近高中毕业,其父欲扶持他接管家业走经商之途,但他立志求学,在师生的劝说下,置父母以断绝经济支持于不顾,毅然退去船票,回校攻读。从此他失去经济来源,仅靠祖母省吃俭用度日。后考上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部,成为家乡山村读大学的第一人。1939年,毕业时因学业优秀,获中山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受聘留校执教,历任助教、讲师,1954年晋升为副教授。同年中央卫生部号召中山大学支援河南,年已41岁的罗肃容欣然响应,举家北迁,历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河南中医学院西医教研室主任兼中华医学会郑州市分会副理事长等职。1965年调任开封市职工医院(现第二人民医院)内科主任。
  罗肃容从事医学教学多年,他执教严谨,诲人不倦,授课内容丰富生动,对学生的求教有问必答,深受学生们的爱戴。他从医几十年,专长内科,精心研究心血管疾病,并多有建树。他精通德语,后又自学英语。60年代他屡次深入农村、矿区巡回医疗。为方便下乡医疗,他亲手设计了很有实用价值的搭裢式"流动简易药房",跋涉于伏牛山区,送医药到深山农户。他身为名医,从不自恃清高,临诊事必躬亲。在他巡诊时,遇一窒息垂危病儿,为挽救病儿的生命,罗肃容口对口吸出阻塞患儿气管的痰液,患儿祖父感动万分,跪下叩谢,罗说:"治病救人是我职责,要感谢就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吧。"连续数月,病儿的爷爷每晚要烧上一柱香以示感谢党和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病人感谢他,所送的锦旗匾额,他从不张挂,且对妻子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何必悬匾挂旗,虚张声势呢。"
  罗肃容的家族亲属有不少在海外,经济富裕、生活舒适,回国观光,看到他在堆满书籍的8平方米书房内埋头著述,多次劝他出国,罗的二弟和南洋巨商豪富许以优厚待遇请他出国,均被谢绝,他说:"国家虽穷,但大有希望,寄人篱下,终不如为国效力好。"60年代,中山医学院曾聘请他回校任二级教授,但他却说:"国家需要我在河南,我应为河南的医疗事业鞠躬尽瘁。"
  罗肃容晚年壮心不己,白天上班,晚上则通宵达旦伏案撰稿。这时他已病魔缠身,常感体力不支,查房、会诊归来感觉精疲力尽。一次参加学术专题报告会,妻子劝他不要去了,他只淡淡一笑说:"春蚕到死丝方尽哪。"家人放心不下,让其女儿陪同前往。在他身患癌症在外就医期间,还通过校友收集材料,然后寄给医院领导,提出完善医院管理制度的方案,病一好转就立即回开封,不顾领导和同志们的劝阻,到院上班。终因劳累过度,4个月后病情恶化,进行第二次手术。
  罗肃容性格开朗,一生刻苦自励,著述较多。生活俭朴,酷爱读书藏书。"文革"期间,他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身心倍受折磨。但他每日工作和被批斗之余,就躲进斗室内奋笔疾书,翻译资料。先后在省内外医刊上发表《受体学说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20例临床分析》、《昏迷的原因及其处理》、《原发性高血压病之机制及治疗》、《心肌梗死之诊断和治疗》等数十篇文章。著有《冠心病》、《传染性肝炎》、《心脏急症》等书。1982年5月因癌症病逝于开封。
相关院校:

中山大学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赵光祖 (1913~1990) 河南省开封市
罗炳均 (1913~1978)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
牛光甫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
赵明善 (1913~1989)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
孔宪易 (1913~1991) 河南省开封市
+ 更多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
武慕姚 (1900~1982) 湖北省荆门京山县
王魁元 (1892~1982)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
李玉合 (1941~1982)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
南增劳 (1960~1982)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王家骧 (1917~1982)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
安民 (1917~1982)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
+ 更多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