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人物

李子培

[公元1892年-1974年]

李子培为[公元1892年-1974年]

  李子培(1892.12.9~1974.9.25),名厚基,字子培,后以字行,开封市人。先祖精歧黄术,医儒传家,至其祖父时,家道中落。李子培幼年聪慧过人,明达事理,志存高远。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如饥似渴,博览群书,奠定传统文化坚实基础,能诗能文,擅长书法。
  1910年4月至1922年8月,在焦作保护煤矿部队任司书生。1922年9月至1926年8月,在开封印刷石印馆任缮写。1926年9月至1927年11月,在河北省马厂士官教导团任书记员。1927年12月至1928年12月,在开封印刷石印馆任缮写。1928年12月至1934年在河南印花税局任推销员。1934~1936年,在陕(县)、灵(宝)、阌(乡)、卢(氏)印花税分局任税务主任。1936~1938年在禹县印花烟酒税分局任分局主任。1938~1945年在开封市政工署任文书股长助理秘书,后在河南食粮分社任秘书。1945~1949年在开封同心永粮行任职工。1949年由粮业工会转入开封市工商联合会,任职工。
  李子培早年遍临历代碑帖,精蝇头小楷,参加工作几十年,又与书写结下不解之缘,其书法作品浑然古朴、遒劲苍雄,民国时期即与许钧、张贞并称为开封魏碑三大名家。行草书法王羲之、王献之,晚年又融入黄庭坚、王铎书风,萧洒飘逸,尤见功力深厚。
  李子培为人忠厚、虚怀若谷,与开封文坛名士郦禾农、许钧、张乐天、张贞、卜亨斋、陈玉璋、武慕姚及湖北徐似愚、绍兴孙少舫、法库孟冶孚、大连郝瑞新、封丘王万富、赵文朴交往密切,兼为良师益友,他们书艺馈赠、诗词唱和,成为文坛盛事,亦为后人留下难得的艺术之宝。他对后学者不遗余力,当今开封书法界名家韩伟业、张本逊、杨英侯、谌子肖皆其弟子。
  1959年,李子培参加开封市政协书画组。60年代曾在北京举办个人书展,轰动一时。1964年应河南博物馆之邀,与开封另一位书法名家高丽虹同赴郑州,筹备布置焦裕禄先进事迹展览。李高二位名家书写的各种版面,以其独特的艺术神韵,赢得广大参观者的赞誉,为展览增添诱人光彩。展览会后,不幸中风偏瘫,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锻炼、坚持书写,居然又出一些佳作。
  李子培的书法作品,随岁月变迁大多散失。民国及解放初期,开封城内由他书写的榜书匾额为数不少,今人能确指的有寺后街"天顺大旅社",鹁鸽市街"梁苑大旅社",南土街北头路西"东升大药房"(时人称誉东升大药房是东南西北一应俱全),书店街"泰和药房"。流传于世的书法作品,大多存于孙子李养琳、李养玮处(子李德宝、李家宝已去世)。主要有毛主席词《浣溪沙·和柳亚子》魏碑长屏一件;朱柏庐治家格言魏碑四条屏一件;曹子建名都篇等诗小楷扇面一件;知遇感怀诗草(自作诗)行书册页一件;为开封市南土街新声戏院和特邀麒派嫡传文武老生黑红二净李鑫甫,戏校高才文武青衣花旦张鸿秋领衔,开封市艺联京剧社配合演出书写之魏碑戏报一件;为清代古吴叶天士创论,中州王合三注疏之《温热论》一书题写魏碑封面一件(落款"大梁李子培题");为教育系统题魏碑名人格言条幅两件;题跋二兄反白(俗家姓名李培基,字子厚)画,自作诗行书屏一件(原作存侄李德铭处);黄庭坚体行书扇面一件(壬午夏书应虚谷先生雅正);书诗话黄庭坚体行书长屏一件(癸卯中秋节录诗话付给善甫收藏);"一九六九年三月既望,七十七岁叟李子培病废勉涂"楷书对联,"时衰亲友少,更生力量多"一件(收入《二十世纪开封书法作品选集》);黄庭坚体行书联"人情甚似吴江冷,世路端如蜀道难"一件(收入《二十世纪开封书法作品选集》)。民国至六七十年代,李子培与靳志、许钧、关百益、张乐天、宋问梅、张贞、萧劳、陈玉璋、高丽虹,被公认为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开封市籍书法名家。
  李子培多才多艺,除书法外还善诗,其孙辈处存有他的诗词作品《九九消寒诗呈乐天(张乐天)寿石(陈玉璋)岁方斧正》绝句9首,《七月三日晚观许君翰英演〈荆钗记〉后咏剧情》七绝4首,《恭步武慕姚先生春柳四首原韵》七律一首,《六弟回籍迁葬未果车站送别》七绝3首。他还酷爱京剧,为开封市著名票友,曾票演上天台刘秀一角,为行家所称道。
  1974年9月25日在开封去世。
  注:李子培主要经历据档案资料撰写。
  
同年(公元189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