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濮阳市> 南乐人物

马天胜

[公元1917年-1941年]

马天胜为[公元1917年-1941年]

   马天胜(1917年~1941年) 原名李本桥,字景温。南乐县城东小江村人。1933年考入大名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在一二·九运动影响下,他与郭献瑞、王涌波、孙立宪、张志等组织"读书会",共同探讨救国救民道理,并不断秘密散发传单,开展为革命募捐活动。西安事变后,他与郭献瑞等同学广泛宣传中共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帮助不少同学端正认识。1937年4月,郭宪瑞毕业离校,读书会公推李本桥为召集人。李本桥继续利用这一组织形式,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团结进步师生,壮大革命力量。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振华、晁哲甫为培养抗日干部,在七师举办短期训练班,李本桥带领读书会成员积极参加,并发挥骨干作用。8月,南乐县抗日救国十人团成立。李本桥与郭献瑞、张志、宋朝兴等深入南乐县东一带宣传发动群众,在韩张、福堪、千口等地组织发展"十人团",团结大批抗日救亡积极分子。10月,李本桥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南乐县二区区委书记。1938年春,李本桥受党组织委派到国民党南乐县政府领导的抗日自卫团做政治工作,为教育、改造这支武装,扩大抗日阵线做了大量工作。5月,与郭献瑞、郭良才、白潜等组织南乐县抗日救国会。随后,中共南乐县工委以救国会的名义在全县举办多期抗日救亡训练班,建立区、村抗日自卫队,发展一批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把抗日救亡活动推向了0。12月,李本桥任中共南乐县委宣传部长。
   1939年秋,为便于工作,李本桥改名马天胜。1940年4月,南乐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马天胜任中共南乐县委书记。5月,南乐县委、县政府将全县划为6个区,并在各区建立区委和政权机构,为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奠定了组织基础。年中,"红 会"(亦称快道会)活动猖獗,反对抗日政府法令,破坏抗日工作,并打死打伤独立团干部战士。独立团-进行自卫还击。马天胜和刘法尧、独立团长赵尊康等决定对"红 会"的首要分子进行坚决打击,对受蒙蔽的多数人进行思想教育,使其分化瓦解。"红 会"很快烟消云散。
   1940年9月,南乐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较大规模的扩军工作。马天胜带领县区干部深入农村,广泛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动员青年报名参军。不到1个月,全县就组建成450人的青年营,后编入南进支队21团。冬,马天胜调任中共清西工委书记。1941年2月,清西办事处与西南办事处合并,建立卫河县,马天胜任县委书记。马天胜到任后,很快在全县建立健全了区、村党的组织和政权机构,组织起以卫河基干大队为主体的抗日武装,成立了各种群众抗日团体。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马天胜带领卫河县、区干部坚持与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就地开展游击战,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力量。
   1941年9月,马天胜在跳堂村召开卫河县区委书记会议,布置全县的对敌斗争。会议开至深夜方散,随后分散转移。他与警卫员在赵庄村东一个打谷场里露宿,黎明时分突遭南乐县日伪警备队袭击。马天胜在突围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4岁。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