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南通市> 海门人物

李春树

[公元1909年-1989年]

李春树为[公元1909年-1989年]

  李春树(1909~1989年)
  李春树,原名春柱,江苏海门人。南通县第九高等小学毕业。民国16年(1927年),南通县立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民国30年暑期,参加新四军主办的暑期文教研究会。翌年,六甲镇沦陷,李随新四军在农村坚持文教工作。由于日伪疯狂扫荡,民国36年避居上海。翌年,进私立南洋女中小学部任教。
   解放后,李任南洋女中小学部教导主任,后小学部与尚实小学合并,调任尚实小学校长。
   1954年初,任北站区第一中心小学副校长、校长。他专心致志地抓好学校工作,每天早起晚睡,钻研教育理论,边学习、边实践,加强学校管理。李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一字、一词、
   一句都要讲得准确。对课文内在的思想性,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正确加以发挥,而不能外加一套。对教师板书要求一笔一划地写,因为小学生有模仿牲。李注重抓好骨干教师,经常召开教学骨干会议,每个时期确定一二个专题,并选择若干教师进行观摩教学。教师戴绍英说:“我从一个普通教师到被评为特级教师,全靠李校长在一中心时帮我打好了基础。”1956年,李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师。
   1956年12月起,李在闸北区第二~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区长,并被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李在任职10年间,分管文教工作。在历届人代会上经常就教育、卫生、体育等专题作报告。例如,他列举国内外基础教育状况和国内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力地说明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与国家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他阐明贯彻学校的发展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方针的必要性,从而满足广大学生入学的要求。
   李生活艰苦朴素,带着3个孩子同住在教师集体宿舍里。他一生布衣布履,没有穿过一套呢制服,也没有戴过一只手表,只买过一只旧式的闹钟,陪伴着他度过晨昏。他自己经济不宽裕,但却长期资助亲戚度过困难。退休后,寓居扬州长子处,对国家大事仍十分关心。1984年,被选为扬州市广陵区第一届人民代表。

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