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宝鸡市> 岐山人物

刘岐周

[公元1903年-1968年]

刘岐周为[公元1903年-1968年]

  刘岐周(1903—1968)
   曾用名刘鼎,岐山县故郡乡刘家村人。任甲长时,因联合群众告发保长-之事,-离家。他联络张锦堂、刘兆汉、孟书彦等8人,组织武装,出没于西方涝川及前岭一带。民国33~35年(1944~1946),刘岐周多次组织武装力量向陕甘宁边区的驿马关、孟巴寺等地贩运物资,每次十七八人至二百人不等。运给边区棉花6000多斤,电话机15部,手 90多支, 300多支,棉布900多匹,电话线900多公斤,铅丝2000多公斤,干电池10多驮,黄金数千两,以及医疗器材等。和边区人民的频繁接触,使他深受革命影响。民国35年(1946)冬,他与西府武工队蒲光等人多次接触,受其启迪,翌年2月加入共产党。随即成立刘岐周游击队,任队长。11月,他按照中共西府工委指示,佯受国民党岐山县政府改编,为县保警队独立分队,驻防涝川。他以保警队长身份,大力支持和掩护西府武工队在这一带发动群众,发展党员、队员,公开召集群众大会,宣传革命思想,惩恶除害,筹集经费,壮大革命武装力量。民国37年(1948)4月,他率领游击队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参与西府战役,占领岐山县城,改编了国民党残部,随后东撤。游击队编为游击大队,他担任大队长,率部转战在凤翔、乾县、陇县、宝鸡等地。11月进边区学习整训。在边区,他任西府总队训练队中队长,又参加了泾河北岸、旬邑、淳化一带的多次战斗。民国38年(1949)4月,他奉命回到岐山,开展武装斗争,任游击大队大队长,参加了扶眉战役和解放关中的多次战斗。7月,随军西进,被编为陇县县大队,刘任大队长。嗣后,曾任陇县武装科科长、岐山县武装部部长、岐山第八区区长、留坝县医院副院长等职。1968年病逝,终年65岁。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