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焦作市> 修武人物

刘少和

[公元1915年-1940年]

刘少和为[公元1915年-1940年]

  刘少和(1915-1940),原名绍荷,修武县万箱铺村人。先后在家乡私塾、修武第一完全小学、开封省立第一中学、河北省立北平高中和北平私立弘达中学读书。他通过阅读一些马列主义著作,特别是经过1935年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的战斗洗礼,萌发了革命思想,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2月,北平高中学生为反对校方控制学生自治会,群起-,--,后遭 当局镇压,刘少和与同学卞明安(即卞诚,原阳县人)被开除学籍,他们就到山西寻找挺进前线抗日的红军。当时山西戒备森严,行至崞县,被阎锡山的 -抓捕入狱。刘少和被严刑拷讯,昏厥数次,不久又害了伤寒病,奄奄一息,但仍与敌人英勇斗争,坚决拒绝到太原的所谓"反省院"。敌人因无确证,乃将刘、卞释放,于是他们辗转回到修武县万箱铺村刘少和家中暂住。1938年2月,修武城被日军侵占,刘少和积极投入抗日斗争,任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五区区员(实际主持全区工作),还介绍同村人张启源加入"民先队",并共同动员串联附近村庄的10多名爱国青年,由刘分批带往太行山区,到"抗日-工作干部训练班"进行学习。该年12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许河事件",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停止活动。刘少和回本村与张启源、杨长春建立了中共万箱铺村党小组,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展党员,到1939年5月,就建立了有7名党员组成的中共万箱铺村地下支部,成为修武县最东部的坚强地下战斗堡垒。
  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一次-0。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即八路军工作团)处境困难。根据党组织的决定,由-部长刘少和等率领县委机关的部分干部,随县大队撤往吴家湾抗日根据地,途中县大队被国民党军截击。刘少和当机立断,又撤回修武,几经周折,分别隐蔽在原阳县和修武县万箱铺村,转入地下斗争。
  同年夏天,修武县的国民党顽固派通缉捉拿刘少和,党组织决定让他转移到原武县卞明安处暂住,不料行至忠义车站,被日伪军抓获,受到残酷毒打,因日伪军不认识他,才未遇害。刘少和回到万箱铺村时,由于内伤严重,大口吐血,他原有牙龈炎,又因被日伪军猛打,牙床溃烂洞穿。临终前,还在病床上与同志们认真分析敌情,研究对敌斗争策略,表现丁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和对革命必定胜利的坚强信念。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