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南通市> 港闸人物

刘瑞龙

[公元1910年-1988年]

刘瑞龙为[公元1910年-1988年]

  刘瑞龙(1910-1988),男,江苏南通人。 曾化名石钧、李世萍、王大舜、张云生。建国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华东局农委书记、华东土改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华东局农委主任等职。
  1924年就读于南通师范学校,参加过进步-。通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当小学教员。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支部副书记。
  1928年春任中共南通县委委员兼城区区委书记。
  1929年春任中共南通中心县委书记,同年秋出席中共江苏省党的二大,被选为省委委员。
  1930年春任中共通海特委书记,参与领导苏北农民武装起义,成立了红军第十四军。失败后到上海,同年冬任中共江苏省委外县工作委员会书记。
  1931年后历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中共江苏省委农-动委员会书记兼军委委员等职。
  1933年3月到川陕革命根据地,曾被任为陕南红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不久改任中共
  左起:饶漱石、陈毅、谭震林、刘瑞龙、粟裕
  左起:饶漱石、陈毅、谭震林、刘瑞龙、粟裕
  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参加巩固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和历次反“围攻”斗争。
  1935年5月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同中央红军会师后,8月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0月奉命南下川康边,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1936年秋随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师。同年11月任红军西路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1937年夏西路军失败后绕回到达延安。同年秋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央安吴青年干部训练班副主任,中共豫皖苏省委委员,皖东北军政委员会书记,中共淮北区党委副书记兼淮北行政公署主任等职。参与领导巩固发展淮北抗日根据地和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部部长兼苏皖边区政府副主席,华东北线后勤部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前委委员,豫皖苏财经办事处主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委员、秘书长等职。参与领导了华东战场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保障工作,曾动员组织几百万民工支援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农业委员会书记兼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政务院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农业办公室主任,中央农业行政干部学校校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兼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农业部顾问等职。
  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委员会副主任。著有《回忆红十四军》。
  1988年5月25日因病在广州逝世。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