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濮阳市> 南乐人物

刘大风

[公元1906年-1986年]

刘大风为[公元1906年-1986年]

  刘大风(1906年~1986年) 原名刘介风,又名安明。南乐县近德固乡佛善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6岁进私塾,14岁入官庄私立高小读书。1923年考入大名七师。求学期间,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时为"濮阳八才子"之一。受校长谢台臣等影响,逐步对《语丝》、《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及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发生兴趣。后与同学共同刊物《曙光》,宣传新文化。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刘大风参加领导大名七师、大名十一中、五女师等校的反帝爱国活动,组织学生-,成立五卅惨案后援会,并联合商会在大名县城关帝庙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向死难的上海工人家属捐款200余元。刘大风和其他同学又发起-运动,组织学生检查日货。在大名市场上,日货一时几乎绝迹。
   1926年8月,校长谢台臣聘请中共豫陕区区委委员冯品毅任英语教员。冯组织发动读书会,刘大风首先报名参加,更多地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10月,经冯品毅介绍,刘大风与赵纪彬、李大山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又发展成润、吴益普入党,成立了党、团两个特别支部,刘大风任党支部书记。这是直南地区较早的共产党组织。刘大风担任学校图书经理部主任,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论著及进步刊物。年底,刘大风在大名七师南乐籍进步学生中发展李渭川、朱智先、石仙洲等人入党;寒假期间又在家乡发展刘峰入党,并在佛善村组建了直南第一个中共基层农村支部。
   1927年4月,刘大风受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遣,到武昌中央农-动讲习所学习,聆听毛泽东的教导。时值夏斗寅叛变,偷袭武汉,刘大风随农讲所学员编入中央独立师二团三营,参加了平息夏斗寅叛变、保卫武汉城防的斗争。6月18日学习结业,返回天津。7月,以中共顺直省委特派员身份回大名负责直南各县党的工作。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农村党组织。10月,中共大名中心县委成立,刘大风任县委书记,负责领导大名、南乐、清丰、濮阳等县党的工作。县委以濮阳沙区为中心,采取举办农民夜校的形式,组织培训群众,建立农民协会,进而为土地革命和举行武装-创造条件。县委在化村、千口、井店(今属内黄县)3个村建立党支部,办起农民夜校。刘大风和赵纪彬用浅显通俗的语言,为农民夜校编印《平民夜校读本》,宣传革命道理。12月,县委机关搬到佛善村刘大风家。刘大风直接领导佛善村周围的农民斗争,领导本村"穷人会",抓住本村地主私卖庙会地一事,向本村当权地主开展一场"算公账"的斗争。1928年2月,县委机关迁至大名七师。他帮助儒家寨、万堤等处建立党组织。还在东明、长垣发展一批党员。夏,县委机关又迁濮阳,刘大风调任中共顺直省委巡视员,仍负责濮阳县委的工作。
   1929年4月,刘大风赴邢台参加陈潭秋主持召开的直南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会议决定组建邢台中心县委,刘大风任组织部长。中心县委领导邢台、南宫、尧山、任县、肥乡、巨鹿、隆平、邯郸、磁县、大名、南乐、清丰、濮阳、东明、长垣等十几个县的党组织。秋,刘大风接任中共邢台中心县委书记。1930年1月,刘大风调中共顺直省(于1930年12月改为河北省)委工作。4月,邢台中心县委遭破坏,中共顺直省委在磁县组建中共直南特委,刘大风任组织部长。这时,"立三"路线影响直南,盲目组织-。岳城镇的"五一" -、南乐的"麦收-"等均遭失败,使革命受到损失。"左"倾领导者又布置大名-。谢台臣、晁哲甫、王振华因提出异议,被开除党籍。12月,刘大风兼任中共磁县中心县委书记,对开除谢台臣等3人的党籍多次申述不同认识,受到"最后警告"处分,并向直南党组织公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刘大风在磁县知识界组织反帝大同盟,广泛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2年春,又同磁县中心县委组织部长王维纲领导了磁县小车社工人反对资本家剥削的-斗争。1933年3月,经党组织同意,他以矿工为掩护,到六河沟煤矿组织工人斗争。7月,他被捕入安阳监狱,于1934年2月获释。刘大风出狱不久,即被任命为中共濮阳中心县委组织部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刘大风任中共直南特委书记,使直南各县已经解体的党组织很快恢复工作,并创建地方抗日武装--河北民军第四支队,与日伪军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1938年3月,李素若、王冠儒以"托派分子"被暗杀。刘大风竭力反对,同错误路线开展斗争,被停止党籍,送赴延安抗大学习。在延安时向中共中央反映这一问题的详细情况,经党中央调查,他的党籍得到恢复。不久,刘大风先后被派到太行党校、冀晋军事干校任教。蒙冤期间,刘大风以"安心工作,久而自明"自勉,改名"安明"。1941年12月,安明调任太行五分区武委会主任,与太行人民一起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坚持敌后游击战,多次粉碎日伪"扫荡",为太行山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安明在平汉战役和豫北战役中担负战地后勤工作,动员和组织民兵支前参战,运送伤员、粮秣,押送俘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上级表扬。1947年,安明带领地方干部百余人,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历任麻(城)西工委书记、三分区专员、豫皖苏七地委副书记等职。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动群众,组织建立人民政权,开展土地改革,支援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安明历任河南省军区人武处处长、中南军区人武处处长、中共广州铁路局党委书记、中共广东省监委副书记等职。"文革"中,安明又遭到破孩,身心倍受摧残。粉碎"-"(--集团)后,安明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被平反昭雪,工作得到恢复,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四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常委,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会顾问、中共广东省委顾问委员会委员。重返领导岗位后,安明不顾年迈多病,每天坚持上班,认真审阅案件材料,参与全省落实干部政策工作,使大批冤假错案得到平反。
   1986年1月,安明(刘大风)病逝于广州,终年80岁。中共广东省委为其举行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中共中央、全国政协和中共中央纪委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杨尚昆、-、王从吾等为安明发了唁电,送了花圈。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