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濮阳市> 清丰人物

柳朝琦

[公元1921年-1943年]

柳朝琦为[公元1921年-1943年]

  柳朝琦(1921年~1943年) 幼名柳东庆,笔名江一帆,清丰县大屯集人。幼年在家从父读书,1930年考入县立第四初级模范小学。1936年6月,柳朝琦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清丰县简易师范附属小学高级班,入学后学习刻苦,曾在全县观摩会考时以五年级冠军荣获一等奖。1937年,他入清丰简师中学班读书。
   1937年七七事变后,柳朝琦辍学返乡,在本村杜竹铭、王香亭等进步人士支持下组织抗日救国儿童团,并被推选为团长。1938年7月,柳朝琦参加清丰县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并由袁士先介绍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2月,柳朝琦考入清丰县文化教育工作团,于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3月,柳朝琦到清丰县抗日民主政府卫东大队政治宣传科工作,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人民的革命事业,每天写传单、印册子、刷标语、画漫画,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是年6月,柳朝琦调《反扫荡报》社担任刻印工作,苦练写字、刻字技艺。他刻印的小报,字体刚劲、秀丽,版式活泼、新颖。大标题字用蜡纸刻印不便,他设法用萝卜刻印,取得良好效果。当时纸张供应困难,柳朝琦为了节约纸张,经过反复摸索,把每张纸由8裁改为9裁。虽然环境日益恶化,他的革命意志却愈加坚强。他曾在自己的住室中写下"抗日不惜七尺躯,救国只仗一寸丹"的豪壮诗句。
   1941年7月,柳朝琦调《冀鲁豫日报》社做内勤工作,后改任外勤记者。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和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并常以"学然后知不足"、"勤以补拙"等名言勉励自己,很快成为一位颇有作为的记者,用饱醮热情的笔,写出了一批有影响的消息和报道。
   1943年12月初,柳朝琦只身深入讨伐汉奸孙步月的战斗前线采访,12月4日去白茅参加会议,在经过临河村敌人据点时被发现,不幸中弹倒地。为了保守党的机密,柳朝琦用尽最后气力,将携带的文件、资料全部撕碎塞到嘴里,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同年(公元192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