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濮阳市> 濮阳人物

李素若

[公元1906年-1938年]

李素若为[公元1906年-1938年]

  李素若(1906年~1938年) 原名李道远,字自重,又名贤曾、若墨。濮阳县户部寨乡东道期村人。1923年在大名十一中读书时,学生和军阀冲突,李素若带头-,被校方开除。1925年在北平大学法学院预科求学时,李素若由同乡王亦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3月,李素若被北方区委派到河北省大名七师,任中共大名特支书记。同年5月至6月间,军阀张作霖部占领大名城,形势紧张,七师-放假。李素若回到濮阳县,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秘密组建了中共濮阳特别支部,发动贫农向地主劣绅斗争。在中、小学组织"读书会",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北伐军进驻濮阳后,根据当时允许共产党员跨党的精神,李素若筹建了濮阳县国民党县党部,自任书记长。1929年温邢固事件后,李素若以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的合法身份,积极营救赵纪彬、李大山、王卓如、刘汉生4人出狱,并同 势力进行斗争,结果引起国民党 势力的仇视。
   1929年10月,李素若受中共顺直省委派遣到烟台,在山东军阀刘珍年部下,任政训处处长。在刘军内秘密建立中国共产党两个支部,一为军官支部,一为学生支部,共有党员16人。中共-派胡允恭去烟台后,建立军事特支,由李素若任书记。后,李素若又发展地方与 两个特别支部,为中共在烟台市的组建工作奠定了基础。
   1932年至1933年,李素若转到西安高中任教务主任时,曾介绍一批左翼教师到校任教。当时,该校校长黎琴南,是个"托派"人物,被学生赶跑。李素若是此次-的大力支持者。
   1936年,李素若转到北平通俗读物编刊社当,约半年之久。七七事变后,李素若为抗日救亡工作,奔波在冀南、鲁西一带。后,李素若被中共直南特委主要负责人定为"托派",于1938年3月被秘密处决于濮阳。
   1983年9月,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中共濮阳县委作出"关于李素若同志被错杀平反的决定",为李素若平反昭雪。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