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梅江人物

黄百韬

[公元1900年-1948年]

黄百韬为[公元1900年-1948年]

  黄百韬(1900—1948),又名黄伯韬,字焕然,号寒玉,祖籍广东梅县,汉族客家人。国民革命军将领。国军陆军上将,兵团司令官。初在江苏省防部队任排长、连长。被奉系军阀张宗昌俘虏后,投靠奉系,升任旅长。张宗昌被蒋介石消灭后,投靠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第41师师长、冀察战区参谋长、国民革命军司令部高参、第三战区参谋长、陆军中将、中华民国陆军第二十五军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华民国国军第七兵团司令。1948年11月22日在淮海战役中阵亡。1949年1月被追赠为陆军上将。
  练兵
  25军是新组建的部队,同时具有西北军,中央军,川军的背景。 在皖南事变中,25军是围剿新四军的主力,25军后来的许多主官,如陈士章,当时都曾参加对新四军的围剿。黄接任的25军军长,面临着国民革命军普遍的贪腐严重,军纪松弛,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一触即溃的问题。黄从就任伊始,即大刀阔斧的对25军进行整饬,严肃了军纪,调和了官兵之间的关系,加强训练,其训练效果非常显著,黄以军长的身份,时常深入连队,与普通士兵一起训练,身体力行,加上他廉洁的作风,能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指挥才能,25军战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得到了麾下士兵的普遍尊重。黄还特别针对国军不善夜战和近战的缺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在黄百韬的努力下,所部不仅军容整齐,且强于夜战和近战,射击搏斗均明显优于普通国军。
  崛起
  解放战争爆发后,黄极为积极,先后与粟裕战于高邮邵伯,因友军不利,加上黄的轻敌,此战黄被粟裕挫败。此后25军陪着国军主力扫荡苏北,最终进入山东与解放军作战。因为在孟良崮国军被歼灭了74师,虽得到顾祝同等力保,黄仍被处以撤职留任的处分。此战争议很大,黄普遍被认为积极增援,且黄与74师师长张灵甫关系较好。
  在不久之后的南麻、临朐战役中,黄曾拼死增援,但黄部在此战中的表现并未能冠全军,当时黄国梁的64师刘镇湘部同样有很好表现。同时,此系列战斗中黄部损失也远没有外间传闻所谓上万伤亡。
  胶东扫荡成为黄军事生涯上一个光辉的亮点,当时25师雄踞胶东,胶东解放军几乎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当时25师和64师等齐头并进,重创了胶东解放军,但时因国军在中原战场失利,蒋不待25军将胶东扫荡完毕,即调往中原,此后25军与刘伯承部多次遭遇,均有不俗表现,战功显赫。
  豫东会战
  豫东战役(台湾地区称中原大捷)是黄军事生涯的顶点,正当豫东战役处于胶着,国军即将全线溃败之际,本来用于增援兖州的25师与实力强大的快速纵队组成黄百韬兵团,奇兵突至增援豫东,此时的粟裕兵力极度紧张,加之毫无准备,而黄兵团攻势凛冽,结果粟裕-将所围国军放出,但粟裕旋即集中兵力猛攻黄部,黄部劳师远征,加之连日血战,损失惨重,面临被全歼的危险。当此之时,黄以兵团司令的身份亲自带队冲锋,对解放军阵地发动逆袭,终于将阵地守住。同时邱清泉也率部突袭解放军侧背,解放军腹背受敌,全线溃撤。此役黄成功救出第七兵团残部,并且在邱清泉的配合下,成功击退粟裕,取得内战以来鲜有的胜利(仅指豫东战役后期,就整个豫东战役而言,国军仍属失败),因此役,黄百韬於九月获颁青天白日勋章并被破格擢拔为陆军第七兵团中将司令官。传闻,该晋升引起邱清泉等人不满,并遭中共地下党刘斐等的离间计,最终造成邱清泉与黄百韬两将领间的失和。
  组建七兵团
  豫东大战之后,因黄部的卓越战功,在顾祝同的极力推荐下,并为安抚杂牌军,将于余汉谋系统的广东军63,64军与同样具有广东背景的25军合编为第七兵团,黄任司令,64军军长黄国梁出任副司令,25军副军长唐云山亦出任副司令。但黄国梁因对内战态度悲观并未到任即离队另谋他就,仅保留副司令的身份,而黄在25军军长的举荐中,受到-掣肘,最后仅能保举才能不高的陈士章出任。
  64军和63军同出于余汉谋系统,在抗战中以血战闻名,但因为属于杂牌,在装备上很弱。
  63军在内战爆发后属于后备部队,基本未与解放军大战,并在仅有的几次作战中损失惨重,七兵团组建之后,余汉谋将63军的军长撤换为独臂将军陈章,此人在抗战中以勇敢闻名,并断掉一手。64军军长原本是黄国梁,黄国梁离队后,由刘镇湘出任军长,64军本身极为倚重刘镇湘师,因此刘镇湘出任64军军长属于当仁不让的最理想人选。无论在抗战还是内战中,刘镇湘均有很好表现,甚至经常超越25军。在南麻临朐战役中,刘镇湘部最先突破解放军防线。黄本人对刘镇湘映像极佳,黄的部属曾回忆说,在某次策应张灵甫的作战中,64军和25军齐头并进,相互争先,取得了很好的战果。刘镇湘还有句口头禅:“我们连日本鬼子都不怕,难道还怕几个土八路?”刘镇湘被俘后,也曾承认自己狂妄自大,骄傲轻敌,害了七兵团。豫东大战之后,25,64军因为卓越战功,全体换为美式装备,战力得到提升。
  因为七兵团各军如此背景,七兵团很多人并不将解放军放在眼里,陈章本身不怕死,抗战中和日本人拼的很凶,内战中却并没有与解放军全面接触过,只是一味的盲目自大,为日后63军的覆没埋下了伏笔。
  由于国军频繁的调动,济南战役期间,100军也被归于七兵团建制,100军是国军嫡系,全副美式装备的精锐部队,前身是83师李天霞部。孟良崮战役前,本是李天霞所部的张灵甫主动将自己划给黄百韬指挥,因而83师与25军矛盾很大,又来更因为在孟良崮战役中与25军互相推脱责任,两军更是剑拔 张。而100军自以嫡系自居,看不起杂牌出身的整个七兵团,且闻名黄百韬作战的过于勇猛,因此从归入七兵团建制后,便极力寻求脱离黄百韬指挥。
  因为在豫东大战中损失惨重,25军较为弱小的川军148师战后一直在宿县整补,黄百韬作战中常常将148师摆在前面,因此被148师认为自己成了炮灰,和黄产生芥蒂,实际上,25军的40师,108师也常常血战。宿县整补期间,148师各主官纷纷前往南京游说,寻求调动。以至于日后宿县战役期间,曾经多次重创解放军的148师竟然在一夜之间被解放军全歼。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