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顿

科顿为

  科顿(FrankA.Cotton),无机化学家。美国国籍。生于美国费城。美国德克萨斯州农业与机械大学化学系教授、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实验室主任。1951年毕业于美国费城Temple大学,195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61年至1971年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科学院院士,也是多个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科顿教授是金属原子簇化合物体系的发现者、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的奠基人,也是酶结构化学研究的先驱。他发现了Re2Cl82-离子中的Re原子之间存在的金属-金属键,并综合大量实验结果建立了其成键理论,证明了金属-金属键比金属-配体键在决定过渡金属簇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上更为重要,由此揭示了一大类新的化合物——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过渡金属化学领域。他还解出了应用广泛的蛋白质-葡萄球菌核酸酶的结构,该结构为利用定位诱变法开展酶催化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他在金属有机化学、金属羟基化学、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理论以及结构化学等方面也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已发表研究论文1470篇,专著30部。曾荣获1982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2000年Wolf奖等多项殊荣。
  科顿教授十分关注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先后访问过我国多所大学和研究所,作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并分别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进行科研合作,帮助培养高级科研人才。他还无偿转让了数本学术专著的中译本版税,为中国化学教育和科研的发展做贡献。
  200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关院校:

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