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上海> 浦东新区人物

康金宝

[公元1882年-1974年]

康金宝为[公元1882年-1974年]

  康金宝(1882-1974)
  本县坦直人。早年丧父,家贫,难敷温饱,背井离乡到上海姚新记营造厂作小工,每当工余,他拿起泥刀,利用剩余沙浆,自学砌墙,日子一久,被同县派工陆师傅收为学徒。他勤学苦练,三个月满师。1904年康金宝在上海从事泥工生活,后来在姚新记营造厂内做泥工小包作,承包水作工程,深得业主、厂方、工程师的好评。在此期间,康金宝每晚聘请工程技术人员讲解有关图纸上英文名词和结构内容,学习建筑专业基本知识。1919年同留美工程师陆鸿棠、乡人倪根祥合资创办新金记营造厂,承建工厂、住宅和江海关大厦等工程建筑。历时数年,获利颇厚。于是独资创办新金记康号营造厂,承建五州药房大厦、中国银行大楼等工程。1926年,康金宝承建南京中山陵(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工程。从此业务活动移至南京,先后承建大批建筑物,名震同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康金宝迁居西南后方,在湘西、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建造厂房、住宅、桥梁和湘黔、黔桂铁路隧道等工程。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承建汩罗江、东江二大桥工程。后回到上海。由于他富有胆略,善于经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40年代末,已拥有现代化建筑机械设备和一批具有高度技术素养的专业人才。解放前夕,不为国民党当局及某些人的0,拒绝-国外。解放后,应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工程公司的邀请,亲率全厂员工前往武汉,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后奋战在湖北、湖南、江西3省重点建设工地上。在举世闻名的荆江分洪工程中,康金宝虽年逾古稀,仍坚持在工地,日夜奋战,帮助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于1952年6月被评为甲等功,由当时荆江分洪总指挥部政委李先念 、总指挥唐天际授予他立功奖状。1955年因积劳成疾,才告老回沪。1974年12月病逝于上海,享年93岁。康金宝热爱家乡,先后独自出资在家乡建造石桥和水泥桥7座。创办忠义义务小学1所。曾在南京新街口、上海闸北区等地建住房多处,解放后全数献给国家。
同年(公元188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