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广州市> 番禺人物

胡毅生

[公元1883年-1957年]

胡毅生为[公元1883年-1957年]

  
胡毅生
  胡毅生(1883—1957),出生于1883年,广东番禺人。1903年东渡日本留学,加入兴中会。1905年7月30日参加讨论组建中国同盟会的预备会议,为中国同盟会最早会员之一。1907年参加钦廉起义、镇南关起义,1908年与朱执信一起在广东进行发动会党的工作。1911年广东独立后任广东军政府军务处长、海军司长。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协助朱执信在广东声讨袁世凯。1917年随孙中山南下护法,任广东士敏土厂总办。1921年任大本营参军。1924年后反对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1925年8月因涉嫌参与刺杀廖仲恺而逃亡。1957年在台北病逝。
  东渡日本
  胡毅生从小聪慧过人,7岁离家外出读书。17岁那年,他进入中国近代著名书院之一的广雅书院西学堂学习。19岁时,考上了两广大学堂,但没读多久,就因与学友梁孝肃一起倡言革命反清,被开除学籍。
  1903年春,胡毅生远赴日本东京,开始了留学生涯。到日本后,他很快就参加了一些活动。1903年4月,沙俄违背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拒绝从金州、牛庄等撤走侵略军,企图永远霸占东北。消息传出,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群情激愤,掀起拒俄运动,成立义勇队,后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由拒俄御侮转而进行反清革命。在军国民教育会,就活跃着胡毅生的身影。
  入同盟会
  这年8月,孙中山从越南河内到日本横滨。胡毅生知道后,马上与同乡伍嘉杰前往他位于山下町的寓所拜访,表示愿意跟随孙中山,为革命事业奔走效力。胡毅生在中国留学生中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协助孙中山筹办东京青山军事训练班,自己也宣誓入班受训,并一度兼任数学教员。
  后来,青山军训班解散了,胡毅生深受刺激。1904年,他受聘到横滨华侨学校任教习,加入当地的洪门会社。不久,又返回东京法政大学速成部求学。
  1905年7月,孙中山到日本东京筹建中国同盟会,胡毅生成为好帮手。他与黄兴、宋教仁、冯自由等人分头通知留学生及少数日本志士参加中国同盟会筹备大会。会上,胡毅生宣誓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首批会员之一。一个月后,中国同盟会正式成立,胡毅生担任了首任广东省籍中国同盟会成员的主盟人。
  武装起义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本部在中国南方多次发动反清武装起义,胡毅生是积极参与者。1907年,他与朱执信联络广东陆军速成学堂、讲武堂、学兵营中的革命者,并亲自参加钦廉、镇南关两次起义。起义失败后。胡毅生退到越南暂居。第二年,他潜回广东,重整旗鼓,深入乡镇设立会社,密切联络和结交各地民军首领,以壮大革命势力。
  在广东陆军小学,胡毅生的身份是教习,但他更热衷的是革命,经常组织一些活动。这个不“安分”的青年,引起了别人的注意。终于有一天,胡毅生遭到告发,-到香港避风头。但不顾危险的他,仍不时化装成另一副模样,在省港间穿梭,与赵声、倪映典、朱执信等合力策动新军,相约起义。
  广州新军起义前,他专任‘农村会党联络工作’,并与朱执信负责届时‘联络番禺、南海、顺德之民军为响应’。后因,新军因与巡警冲突仓促起事而告失败,顺德等地的民军根本来不及响应。
  策划起义
  1910年11月,位于马来西亚北部的槟榔屿,来了一群中国人。这是孙中山在召集同盟会骨干开会,商讨集中人力物力举行广州大起义。与会人员中,有胡毅生、黄兴、胡汉民、赵声等。会议作出一项重要决定:筹集巨款,以党人及新军为骨干在广州起义。
  筹经费闹革命,胡毅生马不停蹄四处奔走,先是到暹罗筹办华侨中学,后又去香港协助黄兴建立统筹部,并担任这个部门的储备课课长,负责购买枪械。
  1911年4月中下旬,统筹部召开会议研究起义的问题。胡毅生被推举为第十路(后改为第四路)起义的队长之一,任务是率部坚守大南门。
  4月27日下午黄兴发动起义时,胡毅生与姚雨平、陈炯明三路人马,以起义日期被临时改变了为由,未按计划参加起义。黄兴一路百余人孤军奋战,最终不敌大举前来镇压的清军,起义失败。
  这件事后,黄兴和其他党人对胡毅生多有指责。胡毅生逃亡香港,协助胡汉民等做了些善后工作,谋卷土重来之计。武昌起义胜利,各省革命者深受鼓舞,广东各路民军也相继发动起义。当时,在顺德乐从,民军筹划起义,发动者就是胡毅生与朱执信。
  协助讨袁
  1911年11月9日广东光复后,组成了以胡汉民为都督的粤省军政府,胡毅生先后担任军政府枢密院枢密员、军务处长和海军司司长、统辖巡防营水师和民军。
  二次革命失败后,胡毅生亡命日本。1914年,他加入中华革命党。当时中华革命党广东司令官是朱执信,胡毅生随他潜赴香港,协助发动番禺、南海、三水等地民军起义,讨伐袁世凯和龙济光。后来,胡毅生从香港去上海,代表朱执信接洽讨袁等事宜。
  孙中山1917年和1923年两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士敏土厂成了大元帅府所在地,总办即厂长胡毅生负责拱卫大元帅府。”
  1921年,孙中山在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督师北伐,胡毅生被委以重任,先为大本营参军,后又是大本营粮食处处长。1922年,陈炯明发动叛变,胡毅生从小北江马不停蹄赶到广州,登上永丰舰谒见孙中山,誓死护卫。
  极右-
  1923年春,孙中山在广州加快了改组中国国民党的步伐,次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中国国民党右派势力对此极为不满,胡毅生也是其中之一。他于是年8月参加广州民选市长竞选,因舞弊案发未达目的,逐步沦为失意政客,与朱卓文沆瀣一气,靠包揽捐务、沙田等供平日挥霍,并对国共联合战线进行中伤、污蔑。
  1925年8月,中国国民党右派买凶暗杀了坚持三大政策的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胡毅生被怀疑是主谋者之一。在追查事件-时,胡毅生逃离广州,被国民政府下令通缉,后来躲到了香港。
  闲居终老
  1926年,政治上失意令胡毅生看破红尘,皈依佛教流派之一的密宗,以摆脱心灰意冷与烦闷不安的心境。抗战时期,胡毅生赴重庆出任过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国史馆筹备委员等职位。抗战胜利后,胡毅生回到广东,先后当选-代表、国民政府顾问、-顾问,1957年11月患脑溢血在台北病逝。
  
同年(公元188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