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市> 杞县人物

杜孟谟

[公元1904年-1974年]

杜孟谟为[公元1904年-1974年]

  杜孟谟(1904~1974.9),名宏远,河南省杞县万寨人。生于官绅之家。1919年入私塾,受教师孟昭朴的影响,阅读《天演论》等进步书刊,关心时局的发展,后考入开封第二中学。
  1923年暑假,杜孟谟回杞县和吴芝圃、韩绍棠、高炳坦、段镜三、靳豫九、张海峰等人在杞县黉学成立了两个组织:一个是"风俗改良会",试图从社会风俗方面革除旧礼教、旧习惯,达到改革的目的;另一个是"读书会",组织青年学习社会科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步书刊,如《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以及《向导》、《新青年》、《中国青年》等,通过学习,他们开始懂得一些共产主义的基本知识。
  1924年夏,在南京大学附中读书的杞县青年马沛毅,听了中共党员恽代英的演讲,开始明确共产主义政治方向,经他和张海峰建议,吴芝圃、杜孟谟赞同,将原来的"读书会"改组为"社会科学研究会",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该组织的总部设在开封二中,杞县另设分会。至1925年暑假,杜孟谟主持该研究会的工作,同年经马沛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5年下半年,他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1926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此后,曾任中共北京大学党支部负责人。"四·一二"政变后,一度任中共东城区委负责人。"三·一八"惨案发生当天,他和同学们去天安门参加国民-大会和-,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和段祺瑞执政府的-罪行,腿部负伤。在北大期间,他还勤奋学习高等数学,并于1930年参加译校德国古尔萨著的《解析数学讲义》一书,为引进国外现代数学科学做出了贡献。
  1931年大学毕业后,杜孟谟先后在北京、济南、开封等地任教。1932年与段子彬结婚。在开封,他一边教书,一边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并于芦沟桥事变前后输送一批进步学生到解放区去。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共党组织活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把积蓄的几十块银元交给党作活动经费。不久,开封高中南迁,杜孟谟携家随校辗转奔波,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仍与党组织保持着联系。他坚持在开封高中的进步师生中组织党的外围团体"社会科学读书社",宣传革命真理和党的抗日主张,动员进步青年参加抗日民族斗争。他们的活动引起敌人的注意和痛恨。1943年1月,在内乡县夏馆镇(开封高中临时驻地)杜孟谟与一批师生被国民党"伏牛山工作团"逮捕。在狱中,他严格保守党的机密。后经多方营救,并慑于开封高中进步师生的压力,国民党反动派于1943年2月-释放了他。
  抗日战争胜利后,杜孟谟回到开封,先后在黄河水利专科学校、河南大学工学院任教。他参加了中共领导的"反饥饿、反内战、反-"的革命群众运动,同时与党的地下工作者曾杰光、杜征远等保持着联系。1947年3月,他根据党的要求在开封加入了当时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国民主同盟会,参与组织河南民盟的进步活动,并向中共豫皖苏区委员会提供情况。他住开封双龙巷34号,以"大学教授寓所"掩护革命活动。
  1948年开封解放,党派他到豫皖苏区建国学院任教,并要他在党外多做工作。后改任开封高中校长,他动员同学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地方干部队伍,鼓励年仅14岁的大儿子入伍,投入解放全国的战斗。1951年杜孟谟参加土地改革工作队,在陕县大营村进行土改。1951~1952年任河南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1953年11月任开封市副市长,同时任教河南师范学院,讲授高等数学。他是河南省数学学会第一任理事长。1955年调任新乡师范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1958年,调任郑州大学数学系教授。1959年当选为民盟河南省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和河南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1964年当选为河南省副省长。他是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为便于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中央党组织多年未公开他的党员身份,他始终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机密,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在争取、团结、教育广大爱国人士和知识分子,组织他们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教育工作中,他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精益求精,在他家不宽敞的宿舍中摆满了他多年珍藏和经常阅读的各种书籍。60年代初期,他虽年事渐高且工作十分繁忙,还让在莫斯科留学的儿子为他购买最新出版的英、俄文数学书籍,研究泛函分析、测度论等。他虚心好学,治学严谨,从不懈怠。
  他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有深厚的感情。在60年代初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他常常引用"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这样的话,教育子女亲人,要正确认识党在前进道路上所犯的错误。生活上他严于律己,十分简朴。他常对家人说:"处理生活问题就是一个字--简。"他家里除书架、书桌、书柜外,几十年来未添过一件新家具。他虽是教授又担任政府领导职务,却十分平易近人,常同普通工友聊天,并接济他们的生活困难。他和老伴都很注意自己的孩子政治上和学习上的进步,指出他们的缺点、弱点,有时召开家庭会帮助孩子分析、认识问题。他的优良作风,多方面的学识,敏锐的头脑,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革"之初,杜孟谟被列入要打倒的一批老干部和民主人士黑名单中,林彪、--集团利用国民党特务捏造的材料,把杜孟谟打成"叛徒",关入"牛棚",大搞法西斯式的审讯。1969年1月他的终身伴侣、共产党员段子彬在受到残酷批斗后,惨死在西平县农村,几块木板草草掩埋了她的尸骨,好心的农民堆了一个坟头作记。当时对家属"保密"。半年之后,杜孟谟在"牛棚"得知这一噩耗,精神受到极大打击,被破孩致残的身体状况更加恶化,于1974年9月逝世。
  粉碎--集团后,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亲自过问他的冤案。中共河南省委为杜孟谟彻底平反,并于1979年8月召开平反昭雪追悼大会。省委负责人在接见杜孟谟子女时说:"你爸爸是共产党员,这件事只有省委少数几位负责同志知道。他当了几十年无名英雄,始终遵守党的纪律,是一位好同志。"省委根据中央组织部通知精神,公开了他的党员身份,并在骨灰盒上覆盖了党旗。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