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绍兴市> 嵊州人物

马樟花

[公元1921年-1942年]

马樟花为[公元1921年-1942年]

  马樟花 (1921—1942) 原名马樟华。女,演员。浙江嵊县马家村人。1932年随养姐(另说是胞姐)赵香佬到马仁村文明女子化装团插班学艺,工小生,刻苦勤奋,艺事大进。同年底,其父(务农兼做鞋匠)自组班底叫她回家,数日后即演出《蝴蝶杯》,饰男主角田玉川,文武兼佳,大受好评。1936年赴沪演出数月,1938年7月再次到沪,应聘于大来剧场四季春戏班,任二肩小生,不久即擢升为头肩,与袁雪芬搭档。1939年7月1日起,先与傅全香、继同袁雪芬到华东电台播唱,开创了越剧演员唱电台的先例。之后,被报刊誉为“闪电小生”、“越剧皇帝”。她功底扎实,戏路宽阔,表现力强。除本工小生外,老生、红生、黑头、武生、童生乃至花旦、小丑等行当均能应工。拿手戏有《梁祝哀史》(梁山伯)、《珍珠塔》(方卿)、《玉蜻蜓》(前申贵升后徐元宰)、《红鬃烈马》(薛平贵)、《奈何天》(“十不全”)、《轩辕镜》(包公)、《仕林祭塔》(许仕林)等。扮啥像啥,极有个性,且善于用创造性手段刻划人物。如《玉蜻蜓》中饰申贵升吐血身亡前,边唱边用手抓捏灯花,随着回肠荡气的演唱,灯花时而闪烁,时而隐没,恰与人物此时的精神状态吻合,使观众及同班演职员叹为观止。同时在艺术上富有主见,敢于创新,不迎合低级趣味。1940年又与袁雪芬、傅全香、钱妙花等合演《恒娘》(饰洪大业),试用布景,满座64场,成为越剧改革的初步尝试剧目之一。为人富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敢做出头椽子。为了摆脱恶势力的纠缠,1941年3月与鲍姓大学生结婚。同年7月离开大来剧场,另组天星剧团,与花旦支兰芳搭档,8月29日在九星戏院演出新戏《恩爱村》,上座颇佳。但在大来剧场老板陆根棣和庸俗小报的不断诬蔑之下,郁愤成疾,1942年2月19日去世,年仅21岁。22日上海殡仪馆为她大殓时,数百名越剧演员和观众自发前往吊唁。有《仕林祭塔》、《珍珠塔》2张唱片传世。后起小生陆锦花的唱腔受其影响较多。
同年(公元192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