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市>

陈玉亭

[公元1898年-1970年]

陈玉亭为[公元1898年-1970年]

  陈玉亭(1898~1970),乳名小柱,河南省开封县袁坊乡南北店村人。陈自幼随父以种地和卖烧饼为业。常借卖烧饼之机随村"玩会班"学戏、排戏、演戏多至深夜。由于他天资聪敏,嗓子又好,班中李勤、刘恩便收其为徒,唱起戏来,并成为班中主要演员。
  1915年夏,陈玉亭背着父亲到陈留县王建业的"德胜班"搭班唱戏,正值该班在北朱庄演出,经舅父介绍,当晚唱了"-戏"。一出《探山》引起轰动,班主当即允诺,收下他来。陈父听说后,极力反对,并声言要将他的嗓子坏了。陈无奈又北渡黄河跑到延津搭班,拜刘成为师。后又进开封省城"公议班"。
  1928~1930年,陈玉亭在相国寺永乐、永安、国民3舞台搭班演戏,颇负声望。1931年带女儿陈素真到杞县搭班跑高台,并在杞县八区班当过掌班。1934年重返开封永乐舞台,称雄相国寺,陈氏父女在开封名声大震。当时他曾对记者提出:唱戏职业并不下流,艺人应和其他人一样具有同等社会地位。此种主张,颇得艺界同仁拥护。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先后演于西安、宝鸡、兰州、郑州和黄河两岸的广大村镇。特别是在豫东一带。陈玉亭更是闻名遐迩。陈一生专工红生,唱腔颇有功力。《马芳困城》、《探山》、《哭头》、《下燕京》、《古城会》、《收岑朋》等皆为拿手戏。他嗓音洪亮,大口大腔,吐字清晰,韵味独特。在杞县唱对戏时,他演《马芳困城》,一个挑帘头句腔,观众如潮水般涌到台前,被誉为开封的"红脸王"。他年逾花甲,听觉锐减,但凭舞台经验,仍能登台演唱,嗓子不减当年。
  陈玉亭一生贡献给豫剧事业,除演戏外,还在培养和造就豫剧表演艺术家陈素真的成长过程中呕心沥血,为后人念念不忘。1970年去世。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