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人物

陈书范

[公元1905年-1938年]

陈书范为[公元1905年-1938年]

  陈书范(1905-1938),幼名陈文同,大营乡玉陈村人。出生于书香之家,其父陈道申清末进士,曾出任郏县教育官。
  陈书范自幼就读,喜爱图画。1925年尉氏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考入开封东岳艺术学校,1927年又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深造。其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以绘画、教唱歌曲为名,深入上海驻军,做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革命道理,讲解共产党的主张。一次在工人大型-上,因散发革命传单,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虽经严刑,始终坚贞不屈,后经党组织营救,校方具保获释。他给未婚妻的信中说:"我愿为穷人当牛做马,不愿为那些人(统治阶级)卖力,……这是我的人格。人格不可辱。"
  1928年,大革命失败后,上海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在-笼罩下,党组织派遣陈书范到河南省立武陟中学,以教书为名,继续从事党的工作。他路过尉氏和同窗好友李紫明在县教育局同床共寝,畅谈革命,彻夜不眠。列举国民党 派的罪行,坚信中国革命必胜。直到1937年10月,在这九年中,他以体、音、美教师的身份,积极从事-。1935年,工农红军到在陕北后,他秘密给师生讲革命形势,红军长征的意义,鼓励青年学生反对内战,走上前线,挽救中华民族。特别是"西安事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后,他的革命活动更加活跃,每上劳作课,就结合实际讲述劳动人民的疾苦和受苦的根源,讲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以及改变中国命运的根本途径。并在师生中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上音乐课时,他教唱《义勇军进行曲》、《白山黑水》等革命歌曲。在他的教育下,后来武陟中学有30名学生长途跋涉赴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有不少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光荣地牺牲了,幸存者现在都肩负要职。他们提起陈书范教师都异常怀念,对其为人忠厚善良的品德和抗日救国的革命精神无不敬佩。
  陈书范在武陟中学任教期间,每逢假期回尉氏老家,积极参加石文卓等领导的农-动。他和侄子陈子杰、陈章兴在玉陈村组织农民协会,宣传"财主打不倒,穷人过不好"的革命道理,启发贫苦农民团结起来,向封建地主阶级宣战。直到共和国成立后,曾在当时参加过农民协会的贫苦农民群众回忆起陈书范还说:"那可是个大好人,别看他是个洋学生,那时候回咱庄,谁忠厚老实,他就接近谁,谁穿得破破烂烂,他就给谁好。瓦房、楼房他不住,要搬到穷人家去住,每天三更半夜还和俺在一起开会,商量农民解放的事。"
  1937年10月,武陟中学南迁登封,陈书范离开该校转移开封。1938年被派回尉氏,任大营小学校长,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不到三个月时间,被特务告密,以通"匪"名义把他杀害于尉氏县城西关。在他遇难的前一天,给妻郑培华写的遗书是"培华吾妻,意遭如些大难,不能同你白头到老。对我的死你莫悲伤,人都有一死,为党的事业而死,死得其所!我死后简单埋葬,不可铺张。为了安全,速带孩子迁居远方,教养他们成人,走我没走完的路。"他就义后,噩耗传至玉陈村,男女老少挤了半道街,很多人声泪俱下,说:"这世道不兴好人哪!"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