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四川省>

陈式

[三国]

陈式为[三国]

  陈式,三国时蜀汉将领。是刘备军中重要的基层指挥官。后期成长为高级将领。在诸葛亮的军事指挥下有过攻克魏国两个郡的辉煌战绩。可惜的是,三国志并没有为他单独列传,只能在其他人的传记里找到直言片语,我们从而了解他大概的生平事迹。
  第一次记载,曹操征讨张鲁之后返回邺城,留下徐晃与夏侯渊拒刘备於阳平。
  【备遣陈式等十余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太祖遂自至阳平,引出汉中诸军。】(出自徐晃传)
  刘备派遣包括陈式为首的十余名将领带着各营部队去截断马鸣阁道(栈道),因为徐晃的阻击,使曹操得以亲自带走各路大军撤退,打乱了刘备的巨大战略策划。刘备兵行险招,堪称大胆,但是不幸失败了,陈式在这次危险的军事行动中幸存。在后面的记载中,他的指挥权更重,可见是赢得了刘备更大的信任。
  第二次记载,刘备东征孙吴期间。
  【章武二年,(222)猇亭之战前,与吴班率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出自先主传)
  后来陆军的失利使得战局不可扭转,陈式几乎没有参战。
  第三次记载,诸葛亮斩杀王双的次年。
  【建兴七年(229)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出自后主传)
  【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出自诸葛亮传)
  诸葛亮在众将中选择派遣陈式攻打武都、阴平,可见此时的陈式已经成长为蜀汉重将。郭淮企图反击陈式,被诸葛亮大军震慑下,不战而退。
  蜀汉中期大将之一。军中地位低于魏延、吴班、高翔。但高于其他人。
  总结,陈式在蜀汉军中属于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中规中矩的基层指挥官,即使上级的命令是让他深陷险境或是孤军深入都会毫无疑问的执行,是忠诚军人的典范,是所有的上级都喜欢的类型,也是必须有的一类人。在勇武和智谋方面并没有显出出类拔萃的地方,说明他不是奇才,只是平常军人。是不显眼但不可或缺的人。
  在三国志中陈式早在刘备时代便被起用,在诸葛亮时代也是被重用的大将,不过其中并没有记载其被杀一事,或者说其死都没有记载。
  网友谣传陈式是陈寿父亲,实属娱乐。陈寿父亲早亡,且当年陈寿父亲为马谡参军,在马谡被杀后也同受牵连受罚,陈式在之后在攻打阴平武都两郡时被委以重任,可见与前者有悖,而且古人讲究为长者讳,如果陈寿是陈式之子,不可能在《三国志》里直书其名,所以说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至于演义中的那个陈式被杀是肯定不可能的。
  
经历历史事件:

汉中之战 (公元217年--公元2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