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台州市> 临海人物

周至柔

[公元1899年-1986年,中华民国空军一级上将]

周至柔为[公元1899年-1986年,中华民国空军一级上将]

周至柔
  周至柔(1899年10月28日——1986年8月29日),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人,中华民国空军一级上将。1919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1933年,出访欧美,考察各国航空事业。1934年起,任笕桥中央航校校长、中华民国航空委员会主任、中华民国空军作战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中央执行委员、空军总司令等职。1986年8月29日,病逝于台北三军总医院。
  早年时期
  1899年11月30日生于一个较丰裕家庭,排行第二,父亲周藤珊(字慈山)清末曾任下级军官,后开中药铺。
  1910年父亲中年去逝,周至柔由母亲侯氏抚养成人,因而侍母甚孝。早年在家乡私塾启蒙,爱好文学,尤喜陆游诗词,后升入浙江省立第六中学读书。1918年8月中学毕业,1919年春,周百福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第四队,在校期间与陈诚、罗卓英相识。1922年6月周百福从保定军校毕业,分配在北洋浙江陆军第二师(张载阳部)见习,后升任排长。1923年升任浙军连长。
  1924年春,周百福南下广州,得到陈诚的关照引荐,参加了国民党,并改名周至柔,参与创办黄埔军校,9月任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兵学上尉教官。1925年2月参加第一次东征;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打垮陈炯明后升任虎门要塞司令部参谋长。1926年7月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周至柔奔赴韶关接任第一补充师(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师长严重)第三团(后改第六十三团,团长陈诚)团附,随东路-战江西。
  1927年1月由赣入浙,在龙游、兰溪一带与孙传芳部卢香亭军作战;2月在桐庐浪石埠架桥渡江,攻击孟昭月部,15日进占新登,18日克复杭州,3月18日攻占吴江,21日进占苏州;4月任第二十一师(师长曹万顺、副师长陈诚)补充团团长,7月陈诚接任陆军第二十一师师长,周至柔任该师参谋长;8月参加龙潭战役。1928年4月国民党组织继续北伐,周至柔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处长,6月任长江上游办事处少将主任。
  1930年4月复任陆军第十一师(陈诚)参谋长,旋继任第三十一旅旅长,5月奉命参加中原大战,先后随陈诚参加了攻克马牧集、归德、济南、郑州等一系列重要战役;8月升任第十八军(陈诚)第十四师副师长。
  1932年2月任陆军第十八军第十四师中将师长,3月12日升任陆军第五军副军长,6月改任陆军第十八军(陈诚)副军长,成为陈诚的心腹大将。
  1933年5月,经陈诚举荐,蒋介石特选周至柔赴欧美各国考察空军教育,从此脱离了陆军系统,开始空军生涯,出国后周至柔苦学英语,认真考察了各国航空建设和空军训练。1934年4月周至柔回国,向蒋介石呈上考察报告和建设空军计划书;7月14日任中央航空学校校长,对学员进行严格的技术训练和精神训练,还多次单独驾驶飞机练习飞行。1934年5月,蒋介石成立全国航空建设会,自兼委员长,周至柔为常务委员。
  1936年1月24日,周至柔被国民政府叙任陆军中将;任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主任,负实际领导全国航空事业责任,他抓紧时间培养飞行员,向外国购买飞机,在全国各地建立军用飞机场;5月航空委员会又进行改组,蒋介石兼任委员长,周至柔为主任委员;10月在蒋介石五十寿辰之日,空军特由高志航领队,使用美制飞机,在南京上空编成“中正”、“五十”四个字型,国民党空军已经初具规模。1937年5月划全国空军军区,再改组航委会,周至柔为常务主任委员兼第一厅厅长。1938年任昆明中央航校校长。抗日战争时期兼任空军前敌司令部总指挥,率中国空军对日作战。1946年航空委员会改组为空军总司令部任司令。
  出任职务
  1949年去台湾,后任台湾“-”参谋总长、“行政院设计委员会”委员、“-兵工委员会”主任委员。1954年任“国防会议秘书长”。1957年调任“台湾省主席”,兼任“台湾保安司令”、“民防司令”。1962年改任“-”参谋长。1966年9月以后相继任“-”战略顾问、“-侍从室”主任 、“国家建设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理事长等职,并获授一级上将军衔。国民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中央常委,第十一届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1986年8月,任内病逝于台北,享年88岁。
同年(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