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人物

张道平

[公元1917年-1945年]

张道平为[公元1917年-1945年]

  张道平(1917~1945),原名张文盛。铜山县汉王乡蛤针窝村人。烈士。民国22年(1933年)考入铜山师范。他团结进步学生,组织成人读书会,宣传抗日救国。“一二·九”运动传到徐州,他踊跃参加,上街-,贴标语,散传单,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他继续进行斗争。民国26年4月获释,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徐州沦陷后,他在铜东南地区同万众一取得联系,很快组织起十几人的抗日武装,后又与邵幼和、鹿卓继的游击队汇合。这支队伍称苏皖游击队,三个月后发展到130多人。他们扰据点,除汉奸,打鬼子,破铁路,成功地遏制了日军“三光政策”的推行,为铜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年冬,游击队到达邳县北部,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游击支队一团三营,张道平仍负责政治思想工作。民国28年4月,张道平随游击支队南下到达邳睢铜地区,根据党的决定留在地方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中共邳睢中心县委成立,张道平任书记。次年11月,邳睢铜三县地方抗日武装统编为八路军苏皖纵队三大队,张道平任政治委员。民国30年,张道平被调到中共华中党校学习,翌年春返回,任邳睢铜地委组织部长。
  此后,张道平不仅组织、参加战斗,负责党的组织工作,还根据上级要求积极领导地方人民开展增资反霸斗争和大生产运动。他废寝忘食地奔走在三地委所辖各县,调查情况,宣传政策,审查干部,组织领导班子,夜以继日的工作。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使张道平积劳成疾。民国34年2月,他病逝于邳县岠山村。张道平去世后,中共淮北三地委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并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干部楷模”的光荣称号。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