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北京> 大兴区人物

张曜

[清][公元1832年-1891年]

张曜为[清][公元1832年-1891年]

   张曜(1832—1891)字朗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山东巡抚。咸丰初年,因出谋镇压捻军有功,被僧格林沁收入所部。后又以御捻护城有功被咸丰帝赐号霍钦巴图鲁。1860年(咸丰十年) ,升任知府,又晋升为道员。第二年,设计击败陈大喜、张风林所部捻军,被任命为河南布政使。不久即被御史刘毓楠以“目不识丁”弹劾,降为总兵,仍归僧格林沁节制。自此,他发愤读书,并镌刻“目不识丁”四字印,时时佩戴在身以自励。同治年间,督师抵抗捻军及太平军,多次获胜,所部
  被人称为继湘、淮军之后又一支劲旅。1876年(光绪二年),以提督名义随左宗棠出征新疆,平定阿古柏入侵,迫使俄归还伊犁。1880年(光绪六年),被诏帮办军务,4年后又命其入关移防北路,特赏巡抚衔。1886年(光绪十二年) ,调补山东巡抚。当时山东河患日深,他上任后首重河工,认为治河如治病,用人力疏浚海口、挑挖引河已非万全之策,应采用西法,用机器船只节节疏浚;黄河漫口而专事堵筑只能解燃眉之急,必须变通办理。当时张村、殷河、大寨、西纸坊、高家套先后漫决,张曜令人规度地势, 依王景八渠法建水门3座,随时分泄。又因牡蛎口河水入海不畅, 改浚韩家垣海口,以疏其尾。他一年中呆在河上几乎300天。有言河务者,即使平民百姓,也要请来咨询。在山东任内,还在青州设立海岱书院,修复曲阜洙泗书院。1888年(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下懿旨命张曜帮办海军。第二年又降旨加太子少保衔,命其会阅南北洋海军。
  1891年(光绪十七年),因疽疾发作,回省城济南就医,未几日医治无效而卒。病危之际,仍致书李鸿章,陈述山东为北洋门户,应速添建炮台以防不测。
  
同年(公元183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9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