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聊城市> 茌平人物

张义成

[公元1864年-1930年]

张义成为[公元1864年-1930年]

  张义成 (1864—1930)艺名“张大辫子”。茌平县广平村人。是与-友(艺名“李半仙”) 齐名的山东省著名杂技名家,“双盛杂技马戏班”的创始人,茌平杂技艺术的主要传人之一。出身贫寒,其父酷爱戏法,他自幼耳濡目染,很小便学会了一些戏法技巧。曾投阳谷县薛成琳、薛纯琳兄弟为师,苦学古彩戏法和幻术、气功。学艺期满即独闯江湖,行乡走会。期间,与本县的-友,东阿县的张鹏芳、李金芝,平阴县的靳老三,阳谷县的王东言等经常往来,相互切磋技艺。1920年,张义成以自己的子女和弟子为骨干,创建了“双盛杂技马戏班”。主要在开封、洛阳、南阳、淮阴、商丘一带巡回演出。张义成不但戏法技巧娴熟,造诣高深,而且还精通气功。他头梳一条大辫子,辫梢系上一桶水,用头部摆动的力量将水桶拎起,疾似流星,然后稳稳落地,滴水不漏,堪称一绝,江湖艺人送他绰号“张大辫子”。张义成有2子3女,小儿子参加革命,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长子张振玉深得其父真传,精通武术、气功,在张义成去世后,曾率“双盛班”飘洋过海,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演出。后在上海大世界、 极乐世界等处演出,轰动了当时的上海滩。3个女儿张玉喜、张兰喜、张桂喜也都承袭父业,在江湖上颇有名气。新中国成立后,“双盛杂技马戏班”的演员一部分参加了上海人民杂技团,一部分成为山东省杂技团的骨干。张义成毕生致力于杂技魔术艺术,他的后裔及弟子几乎遍及全国各大杂技团体,对山东杂技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年(公元186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