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菏泽市> 郓城人物

张宪周

[公元1862年-1914年,清末武状元]

张宪周为[公元1862年-1914年,清末武状元]

  张宪周(1862-1914),字道东,山东省郓城县张鲁集乡张楼村人。清末武状元。
  清同治元年(1862)生。出身豪门,为明代“世袭五代正千户”武德将军张贞第19代孙。幼年天资聪颖。
  同治七年(1868)7岁入塾就读,15岁拜武解元李凤山为师习武练功。初练箭术、刀术和举重志石(为古代举重器械),也练骑马射箭,因朝夕苦练,吃苦耐劳,练就一身武艺,练刀术时习坐卧击刺之法,上下翻飞。所练大刀由原90斤更换120斤重的铁大刀,所练举重志石由原240斤改换360斤。20岁时考中武庠生。
  光绪十六年(1890),会试发解,名列五魁。同年恩科加试,在金殿与山西王金钩比武,由于武艺出众,被光绪帝钦点为武状元(一甲第一名进士)。故京城一时流传“点了张宪周,气死王金钩”之民谣。
  光绪十七年(1891),封为陆部朝参镇殿将军。
  光绪二十年(1894),赴任开州(今河南濮阳)协镇。宪周爱民如子,治安稳定,使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商有余财,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后迁任岗关、娘子关从一品参将。其地盗贼杀人越货,危害乡里,民不聊生,张宪周率兵平匪,身先士卒,歼敌于铜家堡,地方遂变安宁。他重农治本,兴修水利,使五谷丰登。任满离职,百姓依依相送,赠旗锣伞牌。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之变,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京畿失陷,光绪皇帝和西太后仓惶西逃。八国联军闻讯分道追击,张宪周勤王护驾,行至居庸关,利用山高谷隘,埋兵布阵,出其不意,率众堵截,白刃搏击,使敌人洋 洋炮无法施展,斩敌首级千余,联军仓惶逃窜,光绪皇帝化险为夷。光绪帝在西安龙德殿召见张宪周时说:“挽狂澜之既倒,支大厦之将倾,乃社稷之臣,诚功莫大焉。”后光绪皇帝返京,御赐金字匾额“捍御功伟”,至今犹存。
  后来,张宪周被委任兖州镇守使,尚未赴任,却被他人从中做梗,用重金将官职买去提前充任。张宪周愤而返乡,不再出任。他两袖清风,仅几间民房几亩薄田。返乡后亲躬田亩,自食其力。
  民国三年(1914)郁郁离世,享年52岁。
  张楼村因其中状元而改名状元张楼村,村内现存“状元祠”与张氏家族家庙,内供奉张氏家族列族牌位与张宪周照片,村旁有两处庞大张族坟冢、墓碑等。状元张楼的张氏家族历史悠久,今海内外阜的张族后裔常来状元张楼祭族追根,谒拜祖坟。

同年(公元186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1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