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邯郸市> 广平人物

张俊德

[公元1912年-1948年]

张俊德为[公元1912年-1948年]

  张俊德,1912年出生于河北省广平县东王封村。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张俊德在共产党人王培育、苏明等同志的介绍下,他毁家纾难,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牛和五亩地卖了,从大地主家里买了一支枪,辞别了父母和爱妻参加游击队。同年12月4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张俊德足智多谋,勇敢善战,1941年任永肥(永年、肥乡)县大队队长。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与日伪军进行了无数次战斗。他不但在战场上善于指挥战斗,还很善于采取“攻心战”,做宣传鼓动工作。经常夜里到一些有良知的伪军家里做工作,讲解爱国不分先后,日本鬼子早晚得被打败的道理。有一次,他和另外一位同志夜里按约到一个伪军宪兵队长家里谈话。在他的耐心说服下,这个宪兵队长带着手枪弃暗投明。在张俊德大义凛然的抗日精神感召下,90多名伪军改邪归正参加了游击队,大大地增强了革命力量。由于他对敌斗争又准又狠,毫不留情,使敌人遭受的损失惨重,所以永肥地区的日伪军都把张俊德视为眼中钉,挖空心思想消灭这支抗日力量。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张俊德带领游击队英勇杀敌,进行了大小50多次战斗,消灭日伪军900多人。
  1942年11月的一天,张俊德带领游击队300多人在肥乡县大西安村开会,被特务告密,日伪军集中了800多人从四面八方包围了该村,张俊德沉着冷静带领游击队朝东北方向突围,边打边撤,消灭敌人100多人,但终因敌众我寡,游击队也伤亡过半。尽管斗争残酷,却从没动摇他的革命意志。
  1943年2月的一天,张俊德带领游击队400多人在肥乡县大康堡村被敌人包围,与敌人进行了肉搏战,消灭敌人300多人,张俊德因左臂受重伤被俘。在永年县城日伪监狱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受尽了残酷折磨,但他没有向敌人屈服,没有暴露党的机密,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宁死不屈、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后被党组织营救出狱。
  张俊德归队后,随部队转移到馆陶县房寨镇一带继续打游击,1944年1月中旬在房寨与日伪军打了一仗,他巧布“口袋阵”,日伪军200多人全部被歼灭。
  张俊德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而且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1946年张俊德任冀南第三分区-科科长,在这期间张俊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出色地完成了军队的吃、住、穿等后勤保障工作。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南下,张俊德担任第十纵队独立第五旅副政委,当时他是二等残废军人,本应留在当地工作,但他向第十纵队司令员孔庆德写了决心书,坚决跟部队南下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948年7月9日,部队到达湖北省桐柏老河口,国民党集中兵力阻止我军南下,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大的战役。张俊德率领部队,投入战斗,奋勇杀敌,不幸光荣牺牲。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时年36岁。
  张俊德是独生子,是父母的0子,参军前家有爱妻和刚出生的儿子。参军后11年从没回过一次家。他忧国忘家,大公无私,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革命事业。他的英雄业绩,将彪炳史册,永垂千秋。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