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淮安市> 淮安人物

汪筱川

[公元1870年-1947年]

汪筱川为[公元1870年-1947年]

  汪筱川(1870~1947),名九成,字仪廷。淮安河下镇人。山阳医派传人。幼入私塾,后进太学深造。他秉承家学,研究先贤医著。开始帮助父亲汪浚川赴清江西坝盐务公立同善堂施药局门诊,后被聘为医士,每日诊治患者达百余人。各科同仁称誉他“后生可畏”。西坝盐务施药局停办后,归里挂牌,门庭若市,苏北各县以至鲁皖等地求诊者甚众。时为候选江宁布政司理问,补用州同。
  民国元年(1912年),他于河下粉章巷创办公济施药局,请高足谭济安、姚肃吾、邱慕韩等轮流负责门诊;并倡仪设立山阳中医学校,兼外科教授。还担任山阳医学研究会会长,出版《康健新声月刊》,“以唤起医界同人发扬国学”。他曾当选县第一届、第二届议会议员和省议会议员,以及河下镇乡董、保卫团团总等,但仍然是悬壶应诊,兴办慈善事业。民国15年时疫盛行,与名医朱定一于河下湖嘴闻思寺开设中国红十字会河下时疫医院,并亲自担任顾问;同时,还联络砀山医药同人创设砀山医院。民国19年组织淮安中医公会,被选举为会长。民国21年,他会同名医张锡周倡仪在河下粉章巷开办河下镇防疫施药局,药品和经费由各药店和医生集资,请其弟汪绍儒负责门诊工作。除自己带头义务门诊外,还聘鞠开太、叶善芝等十多名医生轮流义务门诊,拯救了成千上万时疫患者。他的门墙桃李遍布大江南北,如上海朱伯屏、姚肃吾,苏州邱慕韩,高邮汪蔼瑭,淮阴高景唐,涟水马毅,响水许益升,济南杜小缘等,皆佼佼不群,声誉出众。他还酷爱金石,喜收藏图书、碑帖、字画。善作诗词、楹联,工米字书法,画兰石梅竹,擅篆刻,打诗谜,下围棋等。并广泛结交社会名流,如国民党元老焦易堂、著名中医施今墨以及毛乃庸、田毓璠、路山夫、王研荪、顾竹侯等,与他们谈文论艺,填词和诗,研经论史,赏画品棋。其书斋名“梅竹山房”,具有园林特色,设亭、廊、槛,格调娴雅,青翠满院,花香悦人;并备石几石凳,为博弈之用。
  汪筱川于民国36年去世。著有《医学细菌解》、《汪氏外科秘方》、《三世临症奇异录》、《医案》、《李厚坤温病条辩赋修整》和《梅竹山房诗词文剩稿》等。
  
同年(公元187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