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天津>

陶孟和

[公元1888年-1960年,著名社会学家]

陶孟和为[公元1888年-1960年,著名社会学家]

   陶孟和(1888-1960.4.17)
   原名履恭,字以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著名社会学家。
   1904年就读于敬业中学堂,后改称南开学校,1906年毕业于第一届师范班,因成绩优异,当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历史和地理,1909年毕业。1910年,陶孟和赴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学习社会学和经济学,1913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归国后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14-192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教务长等职。1924年兼任燕京大学教授,1926年主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部工作,并创办北平社会调查所,1929年任所长,主持多项社会调查。1934年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并担任《中国社会经济史季刊》主编。1935年起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历届院士。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负责社会、历史、考古和语言4个研究所。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联络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馆长。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主任,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曾兼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陶孟和在早期学术研究中,主张改革社会制度,使民国变为人民的国家,民治的国家;开展社会各方面调查,尤其是乡村调查;改革和发展大学教育,推行平民教育运动。在社会调查方面,开创了我国社会经济研究的园地。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基本思想是:为了认识它的整体,必须对它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且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地进行研究。
   陶孟和重视社学会在社会改良中的作用,认为“真正的科学不能只建设在推理上”,只有注重事实和用归纳方法对事实作系统的研究,现代社会学才能成立。他注重社会事实的调查研究,是中国社会学界最先采用账簿调查法研究中国工人家庭生活的学者。他还最早把教育社会学引进中国,目的在于使社会化的个人更好地担负起社会改良的责任。
   主要论著有:《中国乡村与城镇生活》(与人合著,是我国用社会学观点研究中国社会生活的最早著作)、《社会与教育》、《孟和文存》、《中国的城市生活与劳动》、《社会问题》、《北平生活费之分析》(是我国采用记账法研究家庭生活的第一本专著)、《中国劳工生活程度》、《上海工人家庭生活水平的研究》等。译著有《公民教育》、《社会进化史》等。
  
同年(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