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杭州人物

汤尔和

[公元1878年-1940年,北京大学校长(1939年1月—1940年3月)]

汤尔和为[公元1878年-1940年,北京大学校长(1939年1月—1940年3月)]

  汤尔和(1878年-1940年),杭州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早年曾在杭州府中学堂就读师范,1902年协助其师在沪创办《新世界报》。留学日本,毕业于金泽医专(现为金泽大学),其间被推为拒俄义勇队临时议长。又游德,获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归国后任两级师范校医、北京医专校长。1922年后,历任教育总长、内务总长、财政总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投靠日本,沦为汉奸,任伪议政委员会委员长、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委兼教育总署督办等职。1940年11月8日因肺癌病死于北平。
  早期经历
  汤尔和,出生于1878年,1903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成城学校,学习军事。1903年,五百余名中国留学生-于东京锦辉馆,在声讨俄国侵略行径之后,决议成立拒俄义勇队。汤尔和被推为拒俄义勇队临时队长,和钮永建归国,谒北洋大臣袁世凯请缨,无果南归。
  1904年,任浙江高等学堂音乐教员。
  1907年,再次留学日本,
  改学医学,就读于金泽医学专门学校。后又留学德国柏林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10年回中国,任浙江高等学堂教务长兼校医。并当选浙江谘议局谘议。同年创办浙江病院,自任副院长兼内科医师。
  1911年武昌起义后,代表浙江赴武昌,出席各省都督代表会议,12月14日,在南京的全体代表会议上,被选为临时议长。
  1912年,民国成立,任浙江都督府民政司佥事。同年10 月,受政府的委托,在北京建立起中国第一所国立医学校——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并曾于1912年10月至1915年12月、1916年8月至1922年4月两次出任该校校长。
  1915年,他创立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任会长。
  1917年,在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大会上被选为副会长。
  1920年,汤尔和奉派赴欧洲考察医学。
  1922年初回北京后,辞去了校长职务,潜心于医学研究。
  1922年7月,任教育部次长,9月,教育总长王宠惠任总理,“好人政府”成立,王宠惠请他出任教育总长。
  1926年10月,任内务部总长,次年改任财政部总长兼盐务署督办。
  1929年 3 月再次赴日本留学,后获日本帝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30年后,历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曾代表张学良与日本朝野疏通,以缓和日本与张学良的矛盾。
  1933年为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参与与日本谈判并签订《塘沽协定》。
  沦为汉奸
  1935年被日本指定为伪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汤尔和正在日本,闻讯急忙赶回北平。
  1937年10月,日本扶植汉奸筹建统一的华北伪政权,以-敏、董康、汤尔和、朱深、王揖唐、齐燮元等为伪“政府筹备处”成员。12月14日,华北伪组织和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合并,在北平成立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责任内阁设行政、议政、司法3个委员会,分掌行政、立法、司法权。以-敏为行政委员会委员长,汤尔和为议政委员长,董康为司法委员长,以-敏、王捐唐、江朝宗、齐燮元、朱深等为临时政府委员。下设6部:行政部总长-敏,治安部总长齐燮元,教育部总长汤尔和,赈济部总长王揖唐,实业部总长王荫泰,-总长朱深。
  1940年3月,汪精卫的伪政府在南京成立,北平伪“临时政府”改称华北政务委员会,汤尔和任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委兼教育总署督办。当时他已患肺癌卧床不起,署务由伪教育总署署长方宗鳌代理。同年11月8日因肺癌病死于北平。
  个人作品
  1922年5月,蔡元培、王宠惠、罗文干、汤尔和、李大钊、梁漱溟、陶知行、丁文江、高一涵、陶孟如、王伯秋、胡适等十六人在《努力周报》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以“好政府”为目标。
  1927年6月从事译著。译著有《组织学》、《生物学精义》、《精神病学》、《东省刮目论》、《满铁外交论》等。
同年(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