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疆>

王小凡

[癌症生物学家]

王小凡为[癌症生物学家]

  
王小凡
  王小凡(Xiao-Fan Wang)男,美国国籍,癌症生物学家。1955年5月出生于新疆。1986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现任杜克大学Donald and Elizabeth Cooke终身讲席教授。他在细胞信号转导、DNA损伤与修复、肿瘤微环境等多个癌症相关的领域均有重要发现。他首先克隆了在癌症发生和生物发育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的TGF-βIII型和II型受体,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Cell》杂志上,是TGF-β研究领域极为重要的发现,对TGF-β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TGF-β及其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发现多个重要的调控因子及其相关机制,包括近期发现特定的 microRNA分子和分泌蛋白作为TGF-β信号转导的中间载体而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分子机制。先后发表了130 多篇论文,其中在《Cell》、《Nature》、《Science》、《PNAS》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20 余篇,总被引用16000余次。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小凡从2006年起担任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副主编,是该期刊百余年来的第一位亚裔副主编。他介绍和推荐了几十位中国科技界领军人物(包括两院院士)先后进入该期刊编委会,为扩大中国籍科学家在世界的影响做出了巨大贡献。2012至2013年,他担任北美最大的具有近三十年历史的华人生物学会“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SCBA)主席,是出任该职务的首位大陆出生的学者。
  王小凡长期坚持通过多种渠道为中国的教育科技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推动、促成了一系列改善中国科研环境的政策制度。从2007年起他被聘请为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8年他作为发起人,同其他50多位国际知名学者一道致信时任总理-,呼吁国家尽快提高博士生的生活待遇,并得到政府的积极回应:2010年开始全国博士生的月收入平均提高了2~3倍。他还多次致信及面见国家主要领导人,分管领导人,及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卫计委、中国科学院、基金委等部门,对科研体制(课题立项、评审制度、监督评估、经费使用,科学诚信教育与管理等)、医疗卫生和人才培养等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设性意见,并得到采纳,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进步。从2010年起,他被聘任为科技部重大科学计划专家组成员,从而直接参与了对科研计划评审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许多改革工作。为帮助建立一个学术专家主导的科研评估体系,从2008年开始由他组织国际专家团队,对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领域十多个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与基础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大学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进行了一系列的国际评估,为推动我国科研评价体制的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