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公元1859年-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为[公元1859年-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Svante August Arrhenius)瑞典物理化学家,1859年2月19日生于瑞乌普萨拉附近的维克城堡。电离理论的创立者。学术成果,解释溶液中的元素是如何被电解分离的现象,研究过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得出著名的阿伦尼乌斯公式。还提出了等氢离子现象理论、分子活化理论和盐的水解理论。对宇宙化学、天体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等也有研究。获得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
  个人经历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1859年2月19日生于乌普萨拉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
  1876年考入乌普萨拉大学化学系。
  1878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不久到斯德哥尔摩准备博士论文。
  1884年以《电解质的导电性研究》论文申请博士,答辩后评为有保留通过的四等。这几乎使他失去担任乌普萨拉大学讲师资格。只是在德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的慧眼独识下,支持他的观点,亲自到乌普萨拉请他到德国里加大学任副教授,这迫使乌普萨拉当局同意聘他为该校讲师。
  1885年到奥斯特瓦尔德实验室工作。
  1891年担任瑞典皇家工业学院讲师,
  1889年升教授,1895年出任该院院长。
  1905年任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
  1901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1911年选为本国皇家学会会员。
  1927年退休。
  1927年10月2日卒于斯德哥尔摩。
  
同年(公元185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