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江门市> 台山人物

马超俊

[公元1885年-1977年]

马超俊为[公元1885年-1977年]

马超俊
  马超俊(1885—1977),字星樵, 广东台山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早年加入同盟会。后投靠蒋介石,发起组织孙文主义学会。曾参加国际劳工大会。历任广州特别市国民党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工人部长、国民政府劳工局长、广东农工厅厅长兼建设厅长、南京市长、广东省党部整理委员、广州市党部指导委员兼宣传部长、-部长、中央训练部民众训练处处长、华北党务特派员、中央训练部长、中央社会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农工部部长、第六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第一届“国大代表”。
  人物生平
  在美国期间,马超俊适逢孙中山到旧金山宣传革命,得致公堂黄三德介绍,他认识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献身革命。1905年,马超俊离美往日本,就读于明治大学,后来奉孙中山之命回国策动革命,入汉阳兵工厂,随后又转入上海制造局当技工,宣传革命真理,组织工人参加革命。粤、汉等各地劳工深受其影响,纷纷组织工会,响应革命,贡献良多。1907年12月,马超俊参加镇南关之役,失败后,开办了“中兴公司”,掩护革命党人,联络-秘密活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他率领海员100余人,组织广东华侨敢死队,由沪赴汉,转战汉口大智门,继而坚守汉阳兵工厂,与清军冯国璋部苦战8日8夜,弹尽援绝,才率残部撤回武昌。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了武昌起义,攻占总督署,湖广总督瑞和新军第八镇统制张彪狼狈逃窜。广东籍华侨敢死队近百人,由马超俊任队长,奔赴武汉,在黄兴的指挥下,守卫汉阳兵工厂,反击清兵,表现出“革命热诚”和“牺牲勇气”。直到11月20日,北洋军冯国璋部猛攻汉阳,广东籍华侨敢死队才奉命撤离。
  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鉴于劳工立法的重要性,成立了劳工法起草委员会,后并入是年9月成立的劳工局,由马超俊先生担任局长,兼劳工法起草委员 会主任委员,负责劳工法的立法事宜。
  1928年2月,马超俊调广东农工厅,在该厅成立了劳动法起草委员会,历经十一个月的时间起草完成《劳动法典草案》,包括劳动契约法、劳动协约法、劳动组织法、劳动诉讼法、劳动救济法、劳动保险法共七篇、二十一章、八百六十三条。此一法典草案完成后,即转送中央交新成立之-审议,遭-决议将该草案留备参考,而未能见诸实施。然此后-所研拟之劳工立法,其内容大多取材于此,可谓中国最早的完整劳工法案版本。
  1931年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26次常务会议决议“暨南大学成立新的校董会”,马超俊为常务校董成员之一。
  1937年12月12日,日寇的膏药旗插在了南京西南城墙的一角。南面各门被攻破是在12日清晨。此前,南京市长马超俊在12月1日命令全体市民,带着寝具和餐具移居到设立在市中心官厅街的“南京国际安全区”。这个南京安全区是由15名第三国人(7名美国人、4名英国人、3名德国人、1名丹麦人)管理的避难地。这里面还有金陵大学,美国的大医院和高等法院。由于日本的领事馆以及其它政府建筑物林立于此,所以马市长命令市民移入该区。
  1946年1月15日夜,何应钦将军在黄埔路陆军总部召开了有当时南京市长马超俊、陆军总部工兵指挥官马祟六、南京-张镇等人参加的一次会议。把-贼汪精卫的墓焚掉,保持南京中山陵的神圣和庄严。
  1949年去台,受聘“-国策顾问”,并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1956年,由马超俊、陆京士发起一次洪门恳亲大会。结果国民党不允许青洪帮公开开山堂收徒弟。青洪帮只有秘密地进行,成为台湾的0组织。1960年,出任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主任委员。1969年退职转任“-资政”。曾任《中国劳 动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9年8月4日患脑血管栓塞症,长期卧病医院,于1977年9月19日在台湾荣民总医院病逝,享年92岁,葬于台北近郊金山富贵墓园。
  经历历史事件:
护国运动 (公元1915年--公元1916年)
相关院校:
暨南大学

  同年(公元1885年)出生的名人:
陈树藩 (1885~1949) 陕西省安康汉滨区
张耀曾 (1885~1938) 云南省大理大理市
刘存厚 (1885~1960) 川军陆军上将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
支有年 (1885~1964) 山东省济南市
板垣征四郎 (1885~1948) 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 亚洲日本
+ 更多公元188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
孟小冬 (1909~1977) 著名京剧女演员 北京市丰台区
王崇良 (1931~1977)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
梁辑卿 (1912~197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
刘康侯 (1900~1977)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
张心亭 (1914~1977)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
张福堂 (1902~1977)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
+ 更多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