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徐州市> 沛县人物

李锡佑

[公元1917年-1949年]

李锡佑为[公元1917年-1949年]

  李锡佑(1917~1949),沛县人。烈士。民国26年(1937年)5月,东渡日本求学。因“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相继发生,留日学生纷纷回国,他于9月折回,借读河南大学。这期间,接触了一批进步同学,于是经常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1月,洛阳受到日军威胁,李锡佑便与10多个同乡回沛县组成沛县旅外学生抗日宣传队,在家乡大力宣传和鼓动抗日。12月,他决定去陕北上抗日军政大学,因受阻于西安,便参加了西安青年抗日训练班,后并入国民党中央军校七分校。民国30年,他在胡宗南部第一军担任参谋,看到大量装备精良的军队,不去抗日,反而围剿抗日的八路军,甚为愤懑。民国32年春,帮助一位为八路军送情报而被捕的军校同学逃脱。8月,借奔父丧,脱离第一军,携妻子女儿回到徐州。料理丧事期间,看到日军的所作所为和沦陷区人们的痛苦,事毕遂投奔苏鲁豫皖抗日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历任参谋、支队长、纵队副司令。年底,李明扬保送他到重庆陆军大学将官班(二期)学习。民国35年毕业后,去-任少将高参。到了次年下半年,因对现实日益增长的强烈不满,使他决心另谋出路。民国37年,他离开-,出任第四绥靖区司令部第四处少将处长,年底又任暂编第一纵队司令,掌握了兵权。李锡佑决定与解放军联系,伺机在大军渡江时起义。他以纵队运输物资为由,控制了两艘运输舰。李延年撤离南京时,令他将舰只放回,李锡佑迟迟未动,受到怀疑,在听到李延年派人来抓他的消息时,只得逃奔上海。抵沪后,与原国民党中将张权邂逅,决定继续策动起义,迎接解放军。他们先联络旧部和军队中的朋友及同窗中的志同道合者,后与中共地下党取得联系。经过一段紧张工作,已说服驻上海的主力第二十一军一三二师等部,并定于民国38年5月16日上午10时发动起义,由一三二师打响第一枪。不料15日早晨,因叛徒出卖,李锡佑不幸被捕。尽管受尽折磨,手臂和腿都被打断,他仍坚贞不屈,于5月21日与张权一起遇害,时年32岁。建国后在上海烈士陵园为其建墓立碑。 相关院校:

河南大学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周山 (1917~1946) 浙江省舟山普陀区
张道平 (1917~1945) 江苏省徐州铜山区
申德辉 (1917~1945) 江苏省盐城建湖
江村 (1917~1944) 江苏省南通
陈振东 (1917~1941) 福建省
+ 更多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
徐冠苏 (1915~1949) 江苏省淮安涟水县
莫香传 (1919~1949) 江苏省苏州
钱相摩 (1920~1949) 江苏省盐城阜宁
宋振中 (1941~1949) 小萝卜头 江苏省徐州邳州
吴绮缘 (1899~1949) 江苏省常州武进
陈治平 (1898~1949) 江苏省淮安淮安区
+ 更多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