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人物

刘勋麟

[公元1879年-1941年]

刘勋麟为[公元1879年-1941年]

  刘勋麟(1879~1941),字北禾。武进县城(今常州市区)人。初在湖北谋职。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公费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日本宏文学院、西京高等工艺学校,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回国。历任南洋劝业会审查官、江苏学务公所实业科科长、苏州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机织科主任等职。民国元年(1912年)在苏州负责创办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后改为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他先后任校长14年。为吸取国外的办学经验,于民国6年、民国8年两次赴南洋诸国及美、英、法、德、比利时、埃及等国进行教育考察。回国后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土木、应用化学、纺织、建筑、机械等专业,民国12年开设中国最早的建筑专业学科。在办学方针上,他主张以“培养高等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力求毕业生在理论及实践诸方面均达到较高的程度。他亲自制订课程,聘请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贝聿铭,数学史家钱宝琮等担任该校教职。为使教学能理论联系实际,还先后创办纺织、印染、化学、制革、机械及木工等实习工场,添置教学仪器和扩建数十间校舍。培养出如秦邦宪、刘靖基等知名人士。当时国内的道路、水利、工厂等大的建设项目,大部分由该校毕业生负责设计。民国14年,刘勋麟调任江苏省教育经费管理处科长。由于军阀混战,办学经费经常拖欠,为此,他联合省内教育界人士呼吁,将牙帖、屠宰、卷烟、漕米4税划出,专门用于教育专款,确保正常办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避难上海租界,受华资诚孚公司委托,筹建职员养成所,继续担负培养中国纺织技术人才之职。日伪政府曾多次以“子女尚幼,宜作后备”,劝他出任伪江苏省教育厅长,均被拒绝。民国30年3月患病去世。
  
同年(公元187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