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闽侯人物

林宗素

[公元1878年-1944年,女权运动先驱]

林宗素为[公元1878年-1944年,女权运动先驱]

  
  林宗素,原名易,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青圃村人,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父亲林剑泉,有文才。母亲黄夫人出自书香门第,能作诗填词,并做得一手好女红。
  林宗素与哥哥林白水幼年受教育于母亲。后到大舅家,跟从家馆老师高啸桐学习西学。林宗素性格活泼,颇具新思想,10多岁时便自行放足,积极主张屏弃缠足恶习。不久母亲去世,林宗素在生活上便完全依靠仅比她年长3岁的哥哥林白水。
  林宗素在林白水的引导与影响下,成为富有新思想的女青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末,林宗素随兄嫂到上海,次年入蔡元培等人创办的上海爱国女校就读。林宗素一面读书,一面参与中国教育会、爱国女校、爱国学社组织的活动,“明里办理教育,暗中鼓吹革命”。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二月,林宗素为寻求新知识,随林白水留学日本。到日本后,她热衷于汲收新知识和新思想,除在日语传习所学日语外,积极参加留学生的活动。同年三月,留日学生响应拒俄运动,组织“义勇军”,林宗素与胡彬夏等近20位爱国女学生组织“共爱会”,宗旨为“拯救二万万之女子,复其固有之特权,使之各具国家之思想,以得尽女国民之天职”。林宗素、胡彬夏等12位女学生还签名准备加入日本“赤十字会”。她们要求学习医术,以便参加北征军队,尽看护伤员的责任。
  同年四至五月间,林宗素回到上海。十二月,蔡元培为配合拒俄运动,创办《俄事警闻》,随后改为《警钟日报》。林宗素和林白水、柳亚子等都担任和撰写工作。林白水还独自创办在当时颇有影响的《中国白话报》,林宗素更是其中积极的成员。他们还为青年学生们办了《和平时报》,与《警钟日报》为姐妹报刊,鼓吹民主革命、反帝斗争。林宗素能说善写,成为上海报界著名的女记者、女。
  这时,林宗素除经常出入于爱国女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女学生组织各项爱国活动外,还参与福建同乡郑素伊和陈婉衍、童同雪等3人创办的宗孟女校定期演讲会、纪念会,以及她们组织的“拒俄同志女会”活动。她们公开在《俄事警闻》上刊登广告,邀请社会上关心国事的女同志参加她们的研讨会,讨论如何对付俄国、振兴国家等问题。
  光绪三十年(1904年)九月及次年二月,《中国白话报》与《警钟日报》先后-停刊,但林宗素仍坚持她的革命宣传活动,在别的报刊上继续撰文宣传革命。光绪三十一年,她再次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是年秋,黄兴在日本横滨设立制造弹药机关,聘请俄国虚无党人为教授,林宗素与秋瑾、方君瑛、陈撷芬、唐群英、蔡蕙、吴木兰等都成为其中积极参与者。这些女志士当时皆被誉为“苏菲亚式女杰”。
  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林宗素由张继主盟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同盟会较早的女会员之一。此后,林宗素在同盟会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参加各项革命活动,同时完成她在东京的高等女子师范学业。在此期间,她与林白水的朋友汤忠结了婚。
  武昌起义成功后,林宗素极为兴奋地回到上海。此前,一部分同盟会员于宣统三年九月(1911年11月)上旬在上海组成中国社会党,提出:赞成共和、融化种界、改良法律、新生个人等主张,特别强调:“无论男女,义务权利平等。”先后创办了《社会日报》、《社会党月刊》等报刊。林宗素既是同盟会老会员,又是中国社会党的主要成员。她极力主张女子参政,在社会党内部组成“女子参政同志会”,还组织“参政研究会”,在宗孟女校设置法政女学课程。在林宗素的主持下,中国社会党女党员以“普及女子之政治学识,养成女子之政治能力,期得国民完全参政权”为宗旨,“从改良女子教育方法,加入各种政治结社等方面入手,而开展活动”。她们要求“临时政府准其会员(于)国会开会时出席旁听,国会成立后允许女界团体选举议员”等。林宗素被推选为女子参政同志会会长。
  由于中国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社会舆论和革命党内部的多数人并不赞成女子参政。林宗素深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向来主张男女平等,为求得其支持,她于1912年1月5日专程由上海前往南京,代表女子参政同志会拜会孙中山,诚恳地向他阐述了女子参政的迫切要求,表示非常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孙中山对“承认女子完全参政权”表示赞同。
  《民立报》和《申报》披露这一消息后,大大鼓舞了妇女同胞争取女子参政权的决心与信心,同时引起社会上反对女子参政势力的责难。迫于当时环境,孙中山在肯定妇女在革命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提出女子参政权须等到“将来”方能实现的看法。
  民国成立,南京临时参议会正制订《临时约法》。林宗素和积极倡导女权的唐群英等妇女界代表,向临时参议会郑重提出要求,希望将男女权利一律平等、同具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内容明确写进《临时约法》。然而,1912年3月11日颁布的《临时约法》,却只字未提到男女平等问题。林宗素与唐群英等20余名代表,5次上 书临时参议院,都无结果,以致激发她们3次大闹参政议院的事件。
  林宗素通过组织政治团体,创办法政女学,并在报刊上积极宣传男女平权思想。4月24日,林宗素与唐群英、吴木兰等假上海张园安垲第举行秋瑾烈士追悼大会。她在大会上陈述秋瑾的生平事迹,提倡学习秋瑾烈士的斗争精神,指出“秋瑾非为个人而死,非为女界而死,实为我男女四万万人共有之国家而死”。以后她又在上海成立男女平权维持会。
  在袁世凯-统治下,整个革命形势转入低潮,男女平权与女子参政问题更无从谈起。不久,林宗素离开了上海,到南洋等地从事教育事业并经营商业,积极资助林白水办报。1922年3月,林宗素全家从南洋回到北京,购置房产定居下来,没有在社会上露面。这时她已与汤忠离婚,与张客公结婚。以后因张客公赴河南工作,林宗素随同前往。几年后,全家再次回北京与林白水住在一起。1926年林白水遇害时,林宗素也在北京。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宗素全家长途跋涉远赴大西南,在昆明定居,生活很不安定。1944年,林宗素病逝于昆明,享年68岁。
  
同年(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