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人物

李公朴

[公元1902年-1946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李公朴为[公元1902年-1946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李公朴
  李公朴(1902~1946),原名永祥,号仆如。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七日(1902年11月26日),阳湖县定西乡二都六图(今武进湖塘镇东村)人。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烈士。幼读几年私塾,13岁到其兄公愚工作的镇江合兴盛五洋商店当学徒,勤奋好学,读新书报杂志,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五四”运动后,同一些爱国青年组织爱国团,上街演讲,-。民国9年(1920年)秋,插班镇江润州中学。次年毕业,考入武昌文华大学附中高中。读一年半,因参加反对学校校医-学生的-被开除,便转到上海沪江大学附中读书。民国13年高中毕业后升入沪江大学,因生活困难,半工半读,入图书馆工作。民国14年,李公朴经校长刘湛恩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参加--,担任学联科长,负责联络工作。民国15年初,李公朴毅然弃学去广东参加北伐,在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前敌总政治部工作。次年回到上海。“四一二”-政变发生后,他愤然离开部队,组织环球通讯社,从事新闻工作。民国17年8月赴美国雷德大学政治系学习。期间,为邹韬奋办的《生活》杂志写了数十篇“海外通讯”,主张“中国政治,不要重蹈美国为资本家把持的覆辙”。民国19年毕业,赴纽约、欧洲考察,回到上海后创办环球通讯社,任社长。“一·二八”抗战后,他对蒋介石暗杀著名爱国人士邓演达、镇压人民爱国抗日活动极为义愤,认为“蒋介石不配作孙中山先生的继承人”,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1年初,李公朴、邹韬奋在上海创办《申报》,遭国民党当局阻挠未能出版。12月,得《申报》总经理史量才资助,创办《申报》流动图书馆。翌年,办《申报》业余补习学校、业余妇女补习学校,增设分校并在图书馆设读书指导部,回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史量才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申报》办的进步栏目-停止。民国23年12月,李公朴和艾思奇创办《读书生活》半月刊,他任主编,刊载“读书回答”内容。并将《申报》图书馆、业余学校的“申报”改名为“量才”,以谐音表示纪念。民国24年,又成立《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资本论》、《大众哲学》等传授马列主义的读物,宣传团结抗日,停止内战。同年爆发“一二·九”运动,全国掀起抗日救亡0,李公朴被选为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翌年5月,全国各界救国会成立,他被选为执行委员,参与起草《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提出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建立统一战线政权。11月23日,李公朴、沈钧儒、史良、沙千里等“七君子”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被关押在苏州江苏高等法院狱中。他在狱中坚持爱国主义立场,严辞驳斥所谓“危害民国罪”,拒绝杜月笙、钱新之劝其写-,拒绝蒋介石请他上庐山“晤谈”。经宋庆龄、何香凝等发起营救,国民党当局-将他们释放。民国26年,李公朴出狱后到山西战地动员委员会任宣传部长,在太原创办民族革命大学,任副校长,发表《全民抗战的必胜过程》、《怎样挽救危局》等文章。由于逐渐看清阎锡山伪装进步的面目,他于12月离开山西去武汉,将发表的文章汇集成《全民动员论》出版。又与沈钧儒创办《全民》周刊。次年7月,《全民》周刊与邹韬奋办的《抗战》合并为《全民抗战》周刊。民国27年10月,日军侵占武汉后,李公朴偕夫人张曼筠到重庆、成都;11月24日到延安,受到毛泽东接见。他建议成立抗战建国教学团,得到同意,从抗大、陕北公学、鲁艺抽调十多名青年组成。民国28年6月,他率团到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活动,举办文艺培训班(队),培养抗日文艺宣传人才。民国29年,李公朴撰写的《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出版,如实反映抗日根据地实情,揭穿国民党的造谣诬蔑。12月,他从解放区到重庆。民国30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他举家迁到昆明,组织青年会、读书会,出版《青年》周刊,经常公开演讲,呼吁抗日,争取民主,反对-。民国31年,创办北门书屋。民国33年改为北门出版社,请闻一多、光未然组成编委会,出版进步书刊,编译“北门小丛书”,出版《孩子》月刊;还以求真出版社名义,出版中学生辅导读物,为西南文化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同年10月,中国民主同盟在昆明成立云南省支部,李公朴被选为支部执行委员。蒋介石派特务头子刘健邀他到重庆担教育界重任,被断然拒绝。民国34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论解放区战场》、《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在《新华日报》上陆续刊登,他协助西南联大中共地下组织翻印数千册,广泛传播;并出版《民主》(民盟机关刊物),邀请中共地下党员担任。10月,李公朴到重庆参加民主同盟临时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教委副主任。救国会改名中国人民救国会,他被选为中央委员。他和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任副校长兼教务长,主编《民主教育》杂志。同年12月1日,国民党特务在昆明制造“一二·一”流血惨案,杀害学生。他极其义愤,发表演说,谴责国民党-暴行,挥书挽联:“要-残杀学生之政府从来没有好结果,反内战代表人民之公意不久一定会成功。”
  民国35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2月10日,重庆各界人士在校场口召开庆祝大会,李公朴是大会主席团成员和总指挥。国民党派特务破坏会场,大打出手,他身受重伤,头部伤口长2厘米多。周恩来闻讯后赶赴现场,用自己的车将他送到医院。周去看望时,他说:“为了和平民主,为了祖国统一,我受点伤算不了什么,我更要坚强起来,力争-、民主和自由。”是年5月,李公朴回到昆明,不顾特务恐吓威胁,积极开展-。他说:“为了爱国,我们随时准备死。”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他组织昆明各界人-合会,发起争取和平签名运动。国民党特务造谣说:“李公朴奉中共之命,携巨款来昆明密谋-。”他和闻一多等人举行3次记者招待会,阐明民盟政治主张和对时局的态度,声明民盟并非暴力革命团体,而是以和平方式争取民主。但特务却加紧对他的暗害活动。7月11日晚10时,李公朴行走在昆明街上,被特务用无声手枪谋杀,12日晨5时20分,在云南大学与世长辞,时年44岁。毛泽东、朱德唁电称:“先生尽瘁救国事业与进步文化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今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毒手,实为全国人民之损失,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