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中山人物

李凡夫

[公元1906年-1990年]

李凡夫为[公元1906年-1990年]

  李凡夫(1906—1990)
  原名郑锡祥,张家边濠头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7月出生于穷苦华侨工人家庭。1926年至1929年入读广州中山大学附中,接受进步思想。1929年留学日本,开始研读马列主义书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弃学回国,一出日本海,在轮船上召开的反日本侵略大会上,被推举起草反对日本侵略的宣言。回国后,到广州入读中山大学,因发表革命文章,被学校 当局开除。后转到上海暨南大学继续学习。193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社联”党委委员、团委书记。1937年“七七”事变后到达延安,担任《解放周刊》,又担任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校教员,为知名教授之一。民国32年(1943)至194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副教育长、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共-办公厅主任、中共-干部队第二大队长、中共辽宁省委和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林省委党校副校长、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其间,根据中央的指示,编写《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一书,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延安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人民出版社再版,1980年重印时,改书名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后,任中共华南分局和中南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第五中级党校校长兼党委-、中共湖南省委委员。1958年任中共安徽省委委员兼调研室主任期间,向上级如实反映当时浮夸风对农村所造成的危害等问题,1959年被撤销领导职务,下放到安徽大学当教授。1962年平反后,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1964年9月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文革”期间,反对林彪的“顶峰”谬论,遭打击破孩,身心被摧残。1978年被选为安徽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1979年当选为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著作甚多,代表作有《中国与日本》、《革命的世界观与道德观》等。1990年10月16日在北京病逝。1992年家属遵其遗言,将其家乡濠头的祖屋赠给政府。政府在张家边文化站建立“凡夫书屋”,以作纪念。
  


  火炬开发区街道    火炬开发区位于中山市东部,总面积92.23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1个社区和24个自然村,户籍人口5.56万人,非户籍人口12.97万人。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155.11亿元,比上年增长24.34%;工农业总产值652.54亿元,增长29.85%。开发区居第二届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的第二十名。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 详细++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