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青岛市> 即墨人物

刘森

[公元1914年-1961年]

刘森为[公元1914年-1961年]

  刘森(1914~1961),原名刘作廉,挪城刘村(今属南泉镇)人,出身农民家庭,父亲刘世贞是一位民间艺人。
  刘森10岁入私塾,14岁即辍学随父学艺,17岁投师陈镇举,从此,开始了他的舞台生涯。19岁时,他在柳腔戏曲舞台上崭露头角。22岁时他与刘德昌、刘洪石、刘邦君等搭班,成为柳腔著名的“四刘班”,在青岛东镇大陆市场戏院固定演出。与此同时,他着手柳腔的研究和改革。他借助经常与梆子、京剧、评剧等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的机会,博采众长,把这些剧种的长处融合于柳腔之中,使柳腔在唱腔、板式和音乐伴奏方面不断得到丰富完善。1945年,他返回家乡一边经商,一边教戏。
  1951年,刘森于七级镇丰享庄组织了一个农村业余柳腔剧团,活跃在即墨西部。1954年春,他又联合丰享庄、大吕戈庄两个村的业余剧团,组成了民间职业剧团——即墨民艺柳腔剧团。1956年5月,即墨民艺柳腔剧团转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专业剧团,刘森任团长。他率领剧团曾先后到青岛、烟台、昌潍等地演出,足迹遍及胶东半岛。1954年刘森当选为即墨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当选为政协即墨县第一届常务委员。
  刘森工旦角,精花旦,善扮演《月墙记》中的王美蓉、《井台会》中的蓝瑞莲等角色,他表演细腻,唱念俱佳,他塑造的舞台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1955年1月在胶州专区文艺会演中,他在《王定保借当》中饰女主角,获演员一等奖。他在艺术上力求创新,坚持戏剧改革,先后编演了《辛城》等现代剧目,挖掘整理了《珍珠衫》、《白玉楼》等一批传统剧目。同时,以极大的热忱培养年轻艺人,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柳腔演员。
  1961年5月刘森因病去世。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1年)去世的名人: